为何越来越多的孩子得白血病?医生提醒:背后这几个原因不容忽视

更新时间:2025-04-17 13:39:00

“医生,这怎么可能呢?我家孩子不过是鼻子出血,咋就成白血病了?您再仔细看看,是不是弄错了呀!” 在医院门诊,一位妈妈带着哭腔,满脸难以置信地质问医生。

这天,门诊来了个小男孩,最近一段时间,他总是毫无征兆地鼻出血。起初,出血还能自己止住,可今天这血却像关不上的水龙头,怎么都停不下来。无奈之下,妈妈赶忙带着孩子来到耳鼻喉科。接诊医生耐心地向妈妈询问了孩子的情况,随后仔细检查了小男孩的鼻腔,可一番查看后,并未发现鼻腔有明显异常。出于谨慎,医生为小男孩开了血常规、凝血功能以及鼻腔 CT 等检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检查结果终于出来了。血常规报告显示,小男孩的白细胞数量大幅增高,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数量却明显减少,而且血液中还出现了幼稚的白细胞。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凝血功能和鼻腔 CT 检查结果均未见明显异常。看到这样的结果,医生的心头一紧,高度怀疑小男孩患的是白血病。于是,医生建议妈妈赶紧带孩子去血液科进一步就诊,做更准确的诊断。妈妈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听从医生的建议,带着孩子来到血液科。经过一系列专业检查后,最终,可怕的诊断被坐实 —— 小男孩确诊为白血病。听到这个消息的那一刻,妈妈只觉得天旋地转,怎么都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才出现了开头那崩溃质问的一幕。

根据权威部门公布的数据,在患癌儿童群体中,白血病的患病率高得惊人,达到了 57.1%。这一数字,犹如一记重锤,敲在每一位家长的心上。大家不禁要问,为什么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会患上白血病呢?又该如何预防呢?今天,咱们就来深入聊聊白血病的那些事儿,让大家对它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白血病,究竟是什么 “病魔”?

白血病,又被人们称为血癌。虽说这个名字听起来不太像传统意义上的癌症,但实际上,它就是一种恶性肿瘤,对人体健康有着极大的威胁。

在我们的身体里,有一群特殊的细胞 —— 造血细胞。它们就像一个个勤劳的 “工人”,负责生产各种血细胞。而当负责生产白细胞的造血细胞发生癌变时,情况就变得糟糕透顶。这些癌变后的细胞,仿佛被施了邪恶的魔法,开始大量、无节制地疯狂增殖,变成了白血病细胞。可能有人会纳闷,白细胞不是免疫细胞吗?白细胞增多,身体的免疫力不应该增强吗?怎么反而会损害健康呢?

其实啊,这里面的门道可不少。要知道,我们身体内血细胞的生存空间是有限的,就好比一间屋子,空间就那么大。当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白细胞数量异常增多,就会像一群不速之客,挤占了其他血细胞的 “生存空间”,严重影响它们的正常增殖。不仅如此,这些疯狂增殖的白血病细胞还不安分,会像侵略者一样,侵犯人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导致身体的正常功能受到严重破坏。

我们身体里的血细胞主要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这三类。红细胞里含有血红蛋白,它就像一个小小的 “氧气运输员”,负责把氧气输送到身体的各个角落。要是身体里的血红蛋白不足,人就容易出现贫血症状,变得面色苍白、浑身乏力。白细胞则是免疫系统的 “卫士”,一旦身体里出现致病菌,它就会迅速出击,将病菌包围、吞噬,保护我们的身体免受侵害。而血小板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它就像身体里的 “止血小能手”,哪里有出血,它就会迅速聚集过去,帮助止血。

在白血病患儿体内,虽然白细胞数量看似增多了,但这些白细胞大多都是 “残次品”,根本无法正常履行免疫功能。相反,由于它们的疯狂增殖,影响了造血细胞生成正常的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导致患儿体内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数量降低。所以,白血病患儿常常会出现发热、感染、贫血、出血、肝脾淋巴结肿大等一系列让人揪心的症状。

白血病发病率攀升,背后原因有迹可循

目前,对于白血病的研究,科学家们还在不断探索的道路上。不过,综合多方面研究来看,普遍认为白血病发病率的升高,与以下几个因素密切相关:

遗传因素:家族中的 “隐藏风险”

在一些家庭中,如果有白血病患者,那么其他家庭成员患白血病的风险,往往会比普通人群高出许多。有调查研究表明,白血病患儿的兄弟姊妹,患上白血病的风险比正常人高出 2~4 倍。但这里要明确的是,白血病并不是传统意义上那种一定会遗传的疾病,医学上用 “遗传易感性” 这个术语来解释这种现象。也就是说,某些遗传因素可能会让一些人对白血病的 “抵抗力” 更弱,更容易受到白血病的侵袭。比如,家族中如果存在特定的基因突变,就可能增加后代患白血病的潜在风险。不过,大家也不用过于恐慌,有遗传易感性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得白血病,只是相对来说患病几率会有所上升。

物理因素:看不见的 “射线威胁”

这里所说的物理因素,主要指的是电离射线,像我们熟知的 X 射线、γ 射线等。这些射线看似无形,却有着强大的破坏力。当人体接触到这些电离射线后,它们会像一把把 “小剪刀”,使人体细胞中的 DNA 发生突变、断裂。而 DNA 对于细胞来说,就如同建筑的设计蓝图,一旦出现问题,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分裂就会受到严重干扰,进而大大增加患白血病的风险。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射线对儿童的影响比对成年人要大得多。研究发现,同样遭受一定剂量的射线照射,儿童患白血病的风险至少是成年人的 2 倍。这是因为儿童的身体还在快速生长发育阶段,细胞分裂活跃,对射线的敏感性更高。就好比一棵正在茁壮成长的小树苗,相比已经长成的大树,更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避免儿童接触不必要的电离射线,比如非必要的放射性检查等。

化学因素:身边潜藏的 “健康杀手”

化学因素也是导致白血病发病率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苯和苯的有机溶剂、甲醛以及某些抗肿瘤药物等,都是 “罪魁祸首”。可能有人会疑惑,这些化学物质听起来很陌生,我们平时好像很少接触到啊?但实际上,它们就潜藏在我们的生活中,离我们并不遥远。

在房屋装修过程中,各种装修材料,如油漆、涂料、板材等,都有可能释放出苯、苯的有机溶剂以及甲醛等有害物质。新装修的房子,如果通风晾晒时间不够,这些有害物质就会在室内大量积聚。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玩耍,长时间吸入这些有害气体,就如同在身体里埋下了一颗 “定时炸弹”,大大增加了患白血病的风险。

不仅是装修材料,孩子们日常玩耍的玩具,也可能存在隐患。一些不良商家为了降低成本,在生产玩具时,可能会使用劣质材料。这些材料中往往含有超标的苯、苯的有机溶剂和甲醛等物质。孩子们天性爱玩耍,喜欢把玩具放在嘴里咬、摸,长时间接触这样的劣质玩具,有害物质就会通过口腔、皮肤等途径进入孩子体内,对健康造成损害。

其他因素:健康隐患的 “多面性”

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与白血病的发生有关。比如病毒感染,某些病毒进入人体后,可能会干扰人体细胞的正常功能,引发一系列反应,增加患白血病的可能性。免疫系统异常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研究发现,一些免疫系统存在问题的人,患白血病的风险要高于正常人。此外,像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淋巴瘤、骨髓瘤等血液系统疾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随着病情发展,也有可能转化为白血病。另外,曾经接受过放疗、化疗等治疗的患者,由于治疗过程中使用的药物和射线对身体细胞有一定的损伤,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白血病的风险。

守护孩子健康,预防白血病有妙招

面对白血病这个可怕的 “病魔”,我们并非束手无策。在日常生活中,通过采取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大大降低孩子患白血病的风险:

新装修房屋,晾晒时间要充足

当我们满心欢喜地装修好新家,迫不及待想入住时,一定要先冷静下来。新装修的房子,千万不能急于入住,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晾晒通风。然而,现实中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缩短了房子的晾晒时间。要知道,房子晾晒时间过短,就可能导致室内的苯、苯的有机溶剂以及甲醛等有害物质超标。孩子们长期生活在这样充满 “毒气” 的环境中,健康怎能不受影响?

一般来说,新装修好的房子,建议晾晒 6 个月左右,让室内的有害物质充分挥发。如果实在着急入住,至少也应该晾晒 3 个月。而且,在入住之前,最好请专业机构对房屋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检测。只有检测结果显示有害物质不超标,才能放心入住。如果发现有害物质超标,那就一定要延迟入住,继续加强通风晾晒,或者采取一些有效的除甲醛等措施,确保居住环境安全。

给孩子选玩具,质量把关要严格

如今,网购十分便捷,很多家长都喜欢在网上给孩子挑选玩具。但在购买玩具时,可不能只图便宜,而忽略了质量问题。有些家长为了节省开支,会给孩子购买一些价格低廉的劣质玩具,却不知道这样做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

一些不良玩具厂家,为了降低成本,往往会使用劣质材料生产玩具。这些劣质材料中,苯、苯的有机溶剂、甲醛等有害物质含量很可能超标。孩子们在玩耍过程中,很容易通过触摸、啃咬等方式,接触到这些有害物质。长期接触这样的玩具,就如同让孩子在 “毒窝” 中玩耍,患白血病的风险自然会增加。

所以,家长们在给孩子购买玩具时,一定要擦亮眼睛,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玩具。正规厂家生产的玩具,在质量和安全方面通常更有保障,能够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同时,购买玩具时,还可以查看玩具的相关检测报告,确保玩具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定期体检,为孩子健康 “保驾护航”

前面提到,一些疾病本身就是白血病的危险因素。而定期体检,就像是给孩子的身体做一次全面的 “安检”,能够及时发现这些潜在的健康问题。通过体检,医生可以对孩子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发现一些早期的疾病迹象,如血液系统异常、免疫系统问题等。

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将这些潜在的健康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就可以大大降低孩子患白血病的风险。所以,家长们要重视孩子的定期体检,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带孩子去医院进行全面体检,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相关推荐

为何越来越多的孩子得白血病?医生提醒:背后这几个原因不容忽视

“医生,这怎么可能呢?我家孩子不过是鼻子出血,咋就成白血病了?您再仔细看看,是不是弄错了呀!” 在医院门诊,一位妈妈带着哭腔,满脸难以置信地质问医生。这天,门诊来了个小男孩,最近一段时间,他总是毫无征兆地鼻出血。起初,出血还能自己止住,可今天这血却像关不上的水龙头,怎么都停不下来。无奈之下,妈妈赶忙

2025-04-17 13:39:00

探“真”:祛除湿气,一个月能瘦29斤?

随着国家“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推进,“国家喊你来减肥”已经成为全民关注和热议的话题。在社交平台,也出现了各种“减肥经验分享”帖,其中有不少帖子表示“十胖九湿,减肥先要祛湿气”;甚至有人说祛湿后一个月瘦了29斤。社交平台有很多“祛湿减肥帖”(图源:社交平台截屏)在部分养生会所,服务人员也会指着

2025-04-16 07:45:00

最新监测数据公布!这种病在上海人死因中排第2位,发病前三位↗

癌症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一类慢性病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今天传出消息在上海伴随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癌症负担持续加重最新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上海新发癌症病例9.29万例,发病率为625/10万,发病前三位的癌症依次是肺癌、大肠癌和甲状腺癌;2021年全市有3.85万人因癌症而死亡,死亡率

2025-04-16 00:06:00

运动效果不佳?运动前后这些事你可能忽略了!

大家都说“最美人间四月天”,此时万物生长、春意盎然,正是亲近大自然的好时机。踏春虽好,大家该如何避免运动损伤呢?运动前需要注意什么热身运动不仅可以提升肌肉温度,还能提高运动者的专注度,减少运动损伤。大家在运动前应进行5~10分钟的热身,如踝关节画圈、摆腿、行进间弓步转体、侧向跨步摸地、原地快速踏步、

2025-04-15 22:24:00

您被8小时睡眠论忽悠了?50岁后,最佳的睡眠时间是多少?

“不行,我每天必须得睡够 8 个小时,要不然身体可受不了,健康要出大问题!” 张大叔一脸坚定,对着老伴大声说道,那语气仿佛在捍卫着什么重要的原则。张大叔今年 53 岁,平日里生活相当自律,烟酒不沾,还特别热衷于锻炼身体。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张大叔就已经在小区的步道上慢跑起来,傍晚时分,他

2025-04-15 14: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