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2例,死亡2例!十分凶险,尚无特效药

更新时间:2025-04-17 12:52:00

4月15日,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3月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3月1日零时至3月31日24时,广东省共报告2起一般及以上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均为较大级别,共发病2例,死亡2例。


深圳市龙岗区报告的一起误食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发病1例,死亡1例;珠海市斗门区报告的一起食用蟾蜍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发病1例,死亡1例。



预防蘑菇中毒

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野生蘑


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食用后引起的临床症状不同,毒蘑菇分为7种中毒类型: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衰竭型、横纹肌溶解型、神经精神型、胃肠炎型、溶血型和光过敏性皮炎型。很多毒蘑菇因与可食用菌外观特征相似,容易被误采误食而导致中毒事件频发。截至2023年,北京地区共发现毒蘑菇130种,分属于5种中毒类型,即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衰竭型、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及其他一些有毒类型难以确定。


预防毒蘑菇中毒最有效的措施就是: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野生蘑菇。目前对于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解毒药。



如果误食毒蘑菇中毒,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通过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措施,尽早排出毒素,对症治疗。


在华南地区

最常见的毒蘑菇还有这些

看清楚,千万别误食了


蟾蜍毒素性质稳定

尚无特效解毒药


据广州日报,蟾蜍皮肤及腺体中含有多类有毒物质,包括蟾蜍毒素、肾上腺素类似物等,这些成分可直接影响心脏、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


人因误食、过量使用蟾蜍或其分泌物(如蟾酥)而引发毒性反应,中毒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心悸、心律不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导致呼吸衰竭或心脏骤停。


直接接触蟾蜍也可能导致皮肤出现红肿、红疹、瘙痒等症状,还有可能引起荨麻疹、接触性皮炎等过敏性皮肤病。如果毒液进入眼睛,还会引起视力下降、眼部红肿、瘙痒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失明。


蟾蜍毒素性质稳定,普通厨房加工手段无法破坏其毒性,用120℃的水将蟾蜍煮沸加热,4小时后仍能检出毒性成分。将蟾蜍泡酒可消除毒性并无科学根据,酒精反而会加速毒素溶解,近年已有多起饮用蟾蜍酒致死案例。仅食用蟾蜍腿部肌肉也无法避免危险,因为毒素可通过蟾蜍的淋巴循环渗透至全身组织。


蟾蜍毒素毒性强,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如不慎误食蟾蜍,应立即催吐并尽快就医。


来源:广州日报、北京市疾控、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深圳疾控、健康湖北、南方新闻网、珠海疾控 D21

相关推荐

十五运365天365人|房胜棠:借十五运会推广武术运动,让开幕式成为非遗“活态传承”的范本

编者按: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2025年11月在粤港澳三地举行。这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推动全民健身、促进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与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在十五运会开幕倒计时一周年之际,推出“十五运365天365人”专栏,聚焦运动员、企业家、专家学者、体育爱好者及社会

2025-04-18 07:09:00

突发2例,死亡2例!十分凶险,尚无特效药

4月15日,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3月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3月1日零时至3月31日24时,广东省共报告2起一般及以上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均为较大级别,共发病2例,死亡2例。深圳市龙岗区报告的一起误食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发病1例,死亡1例;珠海市斗门区报告的一起食用蟾蜍引起的食物中毒事

2025-04-17 12:52:00

广东省保密宣传教育月暨保密宣传教育“湾区行”首场活动在深举行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董思“保守秘密,人人有责!”4月15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南方电网(深圳)保密教育实训平台参观人员的耳机中传来一阵清晰讲话声,这是2025年广东省保密宣传教育月暨保密宣传教育“湾区行”首场活动的现场,技术人员正演示隐蔽性极高的LED灯窃密场景。本次活动由广东省

2025-04-16 20:03:00

数字化转型加速!广东省交通行业算力中心揭牌

4月9日,广东省交通行业算力中心在韶关市揭牌,标志着广东交通行业数字底座建设取得了关键性进展,为广东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奠定坚实基础。广东紧密围绕服务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交通运输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积极申报了“一轴两网”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2025-04-09 19:15:00

广东省清明期间森林防火形势总体平稳

【来源:广东省林业局_林业要闻】今年清明期间,广东省林业系统通过提前预防,多措保障,抓紧抓实抓细森林防火各项工作,共核查森林火(烟)点21个,接报森林火情19起,森林防火形势总体平稳。森林防火,预防为先。针对清明祭扫习俗和用火特点,我省于清明前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清明节祭扫工作的通知》,发布文明

2025-04-09 04: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