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监测数据公布!这种病在上海人死因中排第2位,发病前三位↗

更新时间:2025-04-16 00:06:00

癌症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

一类慢性病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

今天传出消息
在上海

伴随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

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癌症负担持续加重


最新监测数据显示


  • 2021年上海新发癌症病例9.29万例,发病率为625/10万,发病前三位的癌症依次是肺癌、大肠癌和甲状腺癌

  • 2021年全市有3.85万人因癌症而死亡,死亡率为259/10万,癌症仍是上海居民的第二位死因


别怕!有好消息!

上海癌症防治核心指标

稳步提升

↓↓↓

常见恶性肿瘤诊断时早期比例

提升至42.8%

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

已达61.6%

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7种常见癌症综合风险评估和筛查管理



近十年来,上海在全市范围开展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促进了大肠癌患者和前期病变患者的早诊早治,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延长了生存期。2024年,为超过59万居民提供了筛查服务,已发现癌前期病变6145例、确诊大肠癌745例。今年,本市将围绕“50岁以上人人参加一次大肠癌筛查”目标,继续向超过50万居民提供免费的大肠癌筛查服务


2023年起,上海依托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在全市16个区的5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肺癌、大肠癌、食管癌、胃癌、肝癌、乳腺癌和宫颈癌等7种常见癌症综合风险评估和筛查管理。截至2024年底,已为16.8万居民提供综合风险评估服务和个性化健康教育,发现癌症高风险9.6万人,并提供了临床检查建议和便捷转诊引导。


今年起,上海将继续推广7种常见癌症综合风险评估和筛查管理,逐步覆盖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通过移动终端支持居民自助开展癌症风险评估。



《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发布



在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暨中国抗癌日到来之际

上海市抗癌协会联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发布了

《居民常见恶性肿瘤

筛查和预防推荐(2025版)》


最新版新增了鼻咽癌、肾癌、子宫内膜癌的筛查和预防建议,对2024版中的辐射与肿瘤、肿瘤心理、疫苗可预防癌症、胃癌、膀胱癌、儿童肿瘤、口腔癌等内容进行了修订。


2025版“推荐”共涉及24个瘤种,涵盖目前全国人口94%、上海市居民95%以上的恶性肿瘤新发病例; “推荐”中还包含儿童肿瘤、遗传性癌症和疫苗可预防癌症等三个癌症专题,提供了七个降低常见癌症风险的专业建议,以及一张分性别和年龄段的癌症筛查推荐时间表,为公众提供了全面、科学的防癌指导。


更多防癌知识

↓↓↓

向上滑动阅览

新增三大癌种筛查建议

早诊早治是关键


鼻咽癌:对于华南等高发地区人群及高危人群,推荐从30岁开始筛查,采用EB病毒抗体检测,阳性者联合鼻咽镜检查。


肾癌:建议55岁以上高危人群(如长期吸烟、肥胖者、慢性肾病患者)定期进行肾脏超声和尿常规检查。


子宫内膜癌:绝经后女性及肥胖、糖尿病等高危人群应关注异常阴道出血,必要时行超声或内膜活检。


重点更新内容:

辐射、心理与疫苗防癌


辐射与肿瘤:辐射无从不在,我们在谈论辐射时,必须要掌握辐射剂量的限值,不能脱离剂量来谈毒性。大剂量的辐射才会导致肿瘤风险的增加。正常医疗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使用的辐射,剂量较低且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致癌风险极低,对患者的益处远大于潜在风险,不能因噎废食。


肿瘤心理干预:在癌症预防和康复需重视心理健康的作用,推荐重点关注某些关键时点如首次确诊后、手术前或化疗启动等治疗计划调整时、出现副作用时等的压力管理,推荐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疫苗可预防癌症:HPV疫苗新增9-26岁男性接种,男女性双向保护更易形成“群体免疫屏障”,还可预防更多的致癌型别和癌种(阴茎癌、肛门癌及口咽癌等)。男性接种,保护自己,保护另一半,保护全社会。



知晓可改变的致癌危险因素



在所有致癌危险因素中,年龄和遗传因素是难以改变的,但其他因素是可干预的,且多属于生活方式范畴。知晓可改变的致癌危险因素,采取简单有效的预防措施,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可有效降低癌症发病和死亡风险。


这些危险因素包括

↓↓↓

1.行为因素:

吸烟、二手烟、饮酒、缺乏身体活动;


2.饮食习惯:

水果摄入过少、蔬菜摄入过少、低膳食纤维饮食、低钙质饮食、红肉摄入过多、加工肉类摄入过多、腌制菜摄入过多;


3.代谢因素:

体重超标、糖尿病;


4.环境因素:

PM2.5、紫外线辐射过量;


5.感染因素:

幽门螺杆菌、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乳头瘤病毒、EB病毒、华支睾吸虫、人类疱疹病毒8型。


预防干预措施包括:控烟,限酒,接种疫苗,保持健康体重和适度运动,合理膳食,减少室内空气污染,严格职业防护,倡导母乳喂养,保持心情舒畅等。


小坊福利

看推文多多点赞转发

有机会获小坊送出的礼品

坊友们千万别错过!


-END-



记者|周文韵

部分来源|新闻坊综合上海市卫健委、新民晚报(记者:左妍)、新闻晨报(记者:陈里予)

本文编辑|小门耳




相关推荐

最新监测数据公布!这种病在上海人死因中排第2位,发病前三位↗

癌症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一类慢性病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今天传出消息在上海伴随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癌症负担持续加重最新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上海新发癌症病例9.29万例,发病率为625/10万,发病前三位的癌症依次是肺癌、大肠癌和甲状腺癌;2021年全市有3.85万人因癌症而死亡,死亡率

2025-04-16 00:06:00

临沂沂河新区芝麻墩街道:以物业变“红” 促小区变“美”

编者按:为全面展现芝麻墩街道在沂河新区“工业过千亿 城市更美丽”征程中的新作为、新面貌,鲁网联合芝麻墩街道开展“芝麻花开 新变化 新家园 新生活”栏目,全方位记录芝麻墩街道在城市变迁、美好生活、工业发展等方面的好做法、新理念、新成果,努力开创“芝麻花开节节高,明天日子会更好”的美好未来。鲁网4月15

2025-04-15 21:54:00

武汉经开区在湘口街道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谢琦、周雪)4月14日下午,武汉经开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在湘口街绿荫路社区广场举行。此次活动由武汉经开区工委国安办、区工委政法委、区国安分局主办,以“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 增强全民国家安全素养”为主题,活动以宣传粮食安全、种子安全为切入点,通过文艺汇演、政策宣讲等形式

2025-04-15 21:35:00

一针费用享全程接种!湖南“护花行动”进行中,助力女性远离宫颈癌

“有位40多岁女士,月经淋漓出血大半年,自认为月经不调,检查发现宫颈呈菜花状,是宫颈癌,她从未做过宫颈癌筛查。”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主任吴颖岚接受采访时,“还有一位50多岁绝经后出血的女士,近几年未做检查,经确诊为晚期宫颈癌,发现时已失去手术机会,只能做放疗。”4月15日-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

2025-04-15 14:01:00

一季度1.63亿人次出入境 同比上升15.3%

中新经纬4月15日电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微信号消息,4月15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25年一季度移民管理工作主要数据。全国移民管理机构累计查验出入境人员1.63亿人次,同比上升15.3%;其中内地居民8027.2万人次、港澳台居民6572.4万人次、外国人1743.7万人次,同比

2025-04-15 11: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