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劳务派遣工”干的,如何破除编外人员的“权力幻觉”

更新时间:2025-04-02 13:53:00

终于明确了,所谓“我是司法局的”的女司机,只是劳务派遣员工。

据大风新闻报道,3月29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表示,自己与一女司机发生纠纷后,遭对方持续辱骂,选择了报警,结果对方在派出所放言“我是司法局的”。30日,高平市司法局已对涉事工作人员做出停职处理。31日,晋城市司法局表示,对方为第三方劳务派遣员工。

朋友圈截图 图据大风新闻

身陷纠纷的女子,原来只是司法局里的第三方劳务派遣员工。当地司法局也表态,“合同到期的话就自行解除合同了,不再聘用了”。即便司法局也是被动牵涉的一方,即便已经明确表态停职处理等,但此时亮出其“劳务派遣员工”的身份,难免给人一种为缓解舆情而避责的观感。

回溯整起事件,在发生普通交通纠纷之后,女司机为什么要有意无意地亮出自己的“官家身份”?归根到底,还是权力的诱惑太大,权力的幻觉效果太强。哪怕只是劳务派遣工,遇到本该依法解决的交通纠纷,还是忍不住亮出了“身份”。由此可见,有关部门要澄清事件当中的身份谎言,更要破除一些编外人员对于特权的执着和幻觉。

事实上,“临时工”“劳务派遣工”因为对自身定位不清,对权力产生幻觉而闹出舆情的,已有不少素材。比如2024年,某地一七旬老人遭街道办工作人员殴打,事后当地回应打人者系临聘人员。无论是司法局的派遣工,还是街道办的临时工,对他人轻则辱骂重则殴打,或多或少都有特殊身份引发的虚张声势,以至于做出越权越界的行为,说到底是对权力的认知错位。虽然可能只是极个别的案件,但对社会的消极影响却不小。

时不时出现的类似新闻,给相关部门和单位带来不少烦恼,却也无疑提了个醒,对待一些临聘人员,如何避免他们产生“权力幻觉”,是一个需要正视并面对的问题。与其事后消除舆情,不如早些从管理上抓起、从意识上抓起,让他们对权力产生敬畏。

当然,要破除权力认知的错位,还要从更根本更基础的抓起,无论是真权力,还是狐假虎威的假权力,必须严明党纪、正肃国法,党纪之下没有特权,国法之下没有例外。这就要求,要持之以恒地正风肃纪,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模范遵守法律,从而带动全社会风清气正、法治昌明,如此氛围之下,自然就没有了个别“临时工”“派遣工”再拿着鸡毛当令箭。

来源:红星新闻

相关推荐

网传苏州“一律所负责人组织卖淫”,官方回应:事发多年前,已处罚

近日,“苏州一律所负责人李某因组织卖淫罪被吊销律师执业证书”的消息,在社交平台广泛传播。4月1日,涉事律所的律师告诉南都记者,“李某被判刑后,律所也被其他合伙人卖掉了,我们是重新接手的。”江苏省苏州市司法局相关工作人员则表示,此事发生已久,李某被吊销律师执业证书,相关的警示教育工作也已经完成。南都记

2025-04-02 16:13:00

又是“劳务派遣工”干的,如何破除编外人员的“权力幻觉”

终于明确了,所谓“我是司法局的”的女司机,只是劳务派遣员工。据大风新闻报道,3月29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表示,自己与一女司机发生纠纷后,遭对方持续辱骂,选择了报警,结果对方在派出所放言“我是司法局的”。30日,高平市司法局已对涉事工作人员做出停职处理。31日,晋城市司法局表示,对方为第三方劳务派遣

2025-04-02 13:53:00

济南司法聚焦项目提升年:立法护航改革 决策筑牢法治屏障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日讯 4月1日上午,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聚力项目提升 开创强省会建设新局面”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济南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强介绍,2025年,济南市司法局将紧紧围绕全市“项目提升年”部署,认真落实 “四抓四提升”要求,优化制度机制,整合法治资源,创新服务方式,做精做细做优护

2025-04-01 15:21:00

西安雁塔法院 | 完善诉调对接 加强解纷合力

为充分发挥雁塔区综治中心“三调联动”作用,进一步凝聚司法行政机关和人民法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合力,3月19日,西安雁塔区法院诉讼服务分中心与雁塔区司法局多元调解中心共同召开诉调对接座谈会,雁塔区法院、雁塔区司法局相关工作负责人及特邀调解员参加座谈。座谈会上,雁塔区法院诉讼服务分中心、雁塔区司法局多

2025-03-20 21:58:00

好评中国·漫评丨长效整治“会锁”歪风

文宇苗狠刹“会所歪风”,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治“四风”的重要突破口。“会所歪风”向来为社会诟病。早期会所多集中于违改历史建筑、公园等公共资源属性,设立只对少数人开放的场所,以高额会员费构筑“非请莫入”的壁垒。占用“公共场所”伪装,“按章办事”为幌子,设置“会锁”,让腐败的觥筹交错隐匿于后,公共

2025-03-20 16: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