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司法聚焦项目提升年:立法护航改革 决策筑牢法治屏障

更新时间:2025-04-01 15:21:00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日讯 4月1日上午,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聚力项目提升 开创强省会建设新局面”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济南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强介绍,2025年,济南市司法局将紧紧围绕全市“项目提升年”部署,认真落实 “四抓四提升”要求,优化制度机制,整合法治资源,创新服务方式,做精做细做优护航项目建设、服务发展各项工作,为强省会建设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聚力优化发展制度供给。推进重点领域立法。科学制定年度政府立法计划,推动出台低空经济、城市更新、法治乡村等重点领域法规规章12件,及时修改或废止与上位法不一致、与发展改革不适应的法规规章,为改革发展提供稳健的法规政策保障。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加强政府立法统筹协调,建立提醒督办制度和专项推进工作机制,健全规章立法评估制度,用好40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完善联系点参与立法工作机制,持续提升政府立法工作质效。深入推进依法决策。构建全过程合法性审查机制,扎实做好重大行政决策、行政规范性文件、政府协议、涉法事务的审查工作,为政府依法决策筑牢“法治屏障”。

聚力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构建“111N”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工作体系,制定发布覆盖280个事项的“涉企联合检查场景清单”,深入实施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确保全年涉企检查数量合理压减30%。推进包容审慎执法。落实《济南市推进行政执法精准化规定》,优化行政处罚“四张清单”,持续推进“免罚”“减罚”“轻罚”等情形适用,指导行政机关准确采用提醒、劝导、约谈等柔性执法方式,为企业营造宽松发展环境。化解涉企行政争议。持续开展行政复议护航高质量发展行动,完善行政复议决定履行监督机制,促进行政争议源头治理和实质性化解,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让企业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聚力提升法律服务能级。高效能服务企业发展。加大惠企政策和法律服务供给,开展“服务实体经济 律企携手同行”专项行动,深化“百所联百会”活动,组建律师团队,护航重点产业链企业发展。推出“公证+司法鉴定+诉前调解”快速解纷机制,用专业服务助力企业解决法律难题。高水平服务对外开放。加强涉外法律服务中心建设,打造涉外法律服务资源集聚及供需对接平台,健全涉外商事纠纷化解、境外合规预警等服务机制,推动“跨法域”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涉外律师人才达到350人,更好满足企业“走出去”法律服务需求。高标准服务民生改善。办好“法律服务惠民生”政府民生实事,加强“泉益邻”法律援助品牌建设,今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不少于1.6万件,“线上+线下”解决市民法律问题不少于30万件,打造“枫桥式”司法所30个,新设“有话好好说”调解工作室300个,调处化解矛盾纠纷不少于2万件。

闪电新闻记者 张风硕 报道

相关推荐

网传苏州“一律所负责人组织卖淫”,官方回应:事发多年前,已处罚

近日,“苏州一律所负责人李某因组织卖淫罪被吊销律师执业证书”的消息,在社交平台广泛传播。4月1日,涉事律所的律师告诉南都记者,“李某被判刑后,律所也被其他合伙人卖掉了,我们是重新接手的。”江苏省苏州市司法局相关工作人员则表示,此事发生已久,李某被吊销律师执业证书,相关的警示教育工作也已经完成。南都记

2025-04-02 16:13:00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

每经AI快讯,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意见部署,健全促进资源高效配置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创新服务重点领域发展和安全的价格引导机制,完善促进物价保持合理水平的价格调控机制,优化透明可预期的市场价格监管机制,强化价格治理基础能力建设。 意见指出,加快构建市场有效、调控有度、监管科学

2025-04-02 16:03:00

湖南企业主注意!执法人员上门须先做这件事

湖南企业主注意!执法人员上门须先做这件事亮码亮证成涉企行政检查“新规程”  春日的长沙阳光灿烂。3月25日上午9时30分,位于长沙县黄花镇的湖南华商印务公司门口,办公室主任夏渡将长沙县行政执法局石世勇、张坤和何普三名执法人员迎进大门。进门之前,执法人员主动出示了执法证和行政检查二维码,请夏渡扫码确认

2025-04-02 15:09:00

又是“劳务派遣工”干的,如何破除编外人员的“权力幻觉”

终于明确了,所谓“我是司法局的”的女司机,只是劳务派遣员工。据大风新闻报道,3月29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表示,自己与一女司机发生纠纷后,遭对方持续辱骂,选择了报警,结果对方在派出所放言“我是司法局的”。30日,高平市司法局已对涉事工作人员做出停职处理。31日,晋城市司法局表示,对方为第三方劳务派遣

2025-04-02 13:53:00

唤醒“沉睡”的第四十三条

【来源:江苏省检察院_法治资讯】刑法第43条规定: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拘役罪犯回家意味着罪犯要离开监管场所,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监管风险。长期以来,司法实践中对适用这一法律规定多有顾虑,让第43条陷入了“沉睡”困境。金某是某建

2025-04-02 13: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