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有哪些行为

更新时间:2025-01-12 21:59:22

行政行为的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行政行为分类:

行政立法、行政执法与行政司法行为

行政立法:制定行政法规、规章等。

行政执法:执行法律、法规,如税务征收。

行政司法行为:处理行政争议,如行政复议、行政裁决。

羁束行政行为和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羁束行政行为:严格受法律规范约束,如税务机关征税。

自由裁量行政行为:行政机关有一定自由度决定行为内容,如行政处罚中的罚款金额。

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抽象行政行为:制定普遍适用的规则,如行政法规。

具体行政行为:针对特定对象作出的行为,如行政许可、行政处罚。

依申请的行政行为和依职权的行政行为

依申请的行政行为:基于相对人申请作出的行为,如行政许可。

依职权的行政行为:行政机关主动作出的行为,如行政处罚。

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

要式行政行为:必须具备特定形式或程序,如书面许可。

非要式行政行为:可以口头或书面作出,如某些行政处罚。

单方行政行为和多方行政行为

单方行政行为:行政机关单方面作出的行为,如行政处罚。

多方行政行为:涉及行政机关与相对人双方意思表示的行为,如行政合同。

其他分类

行政决策:制定法规、政策。

行政许可:批准特定行为,如发放营业执照。

行政处罚:对违反法规的行为给予的惩罚,如警告、罚款。

行政强制:为保护公共利益采取的措施,如拆除非法建筑。

行政给付:对特定对象提供的物质利益,如发放抚恤金。

行政奖励:对贡献突出的个人或组织给予的奖励。

行政征收:无偿和强制地取得相对人财物的行为,如税收征收。

行政征用:为了公共利益强制征用财产并给予补偿的行为。

行政确认:确认相对人法律地位或权利的行为。

行政监督检查:对相对人遵守法规情况的检查。

行政裁决:裁决行政争议的行为。

行政合同:行政机关与相对人通过协商达成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

行政赔偿:因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给相对人造成损失时给予的赔偿。

这些分类有助于理解行政行为的性质、目的和法律效果,对于行政法的学习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

行政警告多久登录系统

行政警告处分的登录系统时间一般为 六个月。根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七条的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受警告的处分期限为六个月,处分期限是从发现错误之日起计算,半年以内给予处分,至迟不得超过两年。处分决定会记入本人档案。因此,公务员在受到行政警告处分后,通常会在六个月内解除处分。如果单位没有发通知,公

2025-01-18 04:38:25

行政违法归哪里管

行政违法案件通常由 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这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20条的规定得出的结论。具体来说,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若两个以上依法享有行政处罚权的实施

2025-01-17 03:30:19

行政警告由哪个部门

行政警告是由法律、法规授权的部门执行的,这些部门通常是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行政机关,如市场监督、消防等。它们具有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能,并配备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业务的工作人员。行政警告属于行政处罚的一种,主要适用于情节轻微的违法行为,目的在于通过警告的方式引起违法者的警觉,防止其继续违法。

2025-01-16 08:19:50

行政章在哪个部门

行政章通常由政府机关或行政机构使用,用于证明某些文件的合法性,如公文、证书、合同等。根据中国相关法律规定,行政章必须在公安局备案后刻制,并且加盖了行政章的文书具备一定的法律效益。关于行政章的管理,由于公安部对印章刻制的程序没有统一规定,因此行政章的具体管理部门可能因地区和机构而异。通常情况下,行政章

2025-01-16 07:02:06

哪些单位具有处罚权

具有罚款权的单位包括以下几类:行政机关依法具有行政处罚权的各级政府部门,如公安、工商、税务、土地、审计、卫生等部门。国家在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生态环境、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应急管理、农业等领域推行的综合行政执法制度中的执法机构。人民法院人民法院有权对违法行为进行罚款,需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的程

2025-01-13 05: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