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头诗‖幸有心期当小暑·葛衣纱帽望回车
2023-07-07 09:32:52
更新时间:2025-04-25 15:41:00
云岭时评评论员 王世涵
当前,结合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书房、社区图书馆、农家书屋等新型文化阅读空间不断涌现,让读者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参与非遗体验、文艺沙龙等多彩文化活动。正是这些触手可及的阅读空间、创新的公共文化服务重新定义了阅读的价值,既为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读者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体验,也让社会氤氲浓浓书香。
蒙自市草坝镇组织部分新农人代表开展读书会活动。云南日报记者 黄翘楚 通讯员 蒙融 供图
公共文化阅读空间是满足群众精神需求的重要着力点。当下,城市打造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小而美的公共阅读空间,乡村则挖掘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等资源,建成小书屋、小戏台等主题功能空间,一座座兼具内涵与颜值的新型阅读空间成为读者的“精神栖息地”。这些阅读空间的提档升级也启示我们,只有立足本地特点,贴近群众需求,打造更有特色、有品位的公共文化空间,才能有效提升群众的获得感,让公共文化服务惠及更多人群。
爱读书、读好书,离不开高质量知识内容的供给。随着读者阅读需求日益个性化、多元化,公共阅读空间更需创新服务方式,满足不同群体的阅读期待。在当前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中,阅读不再是单一的存在,很多地方将阅读功能与文化沙龙、非遗体验、艺术展览、社交、智慧服务等多元需求融合,推出越来越多的特色“玩法”,给人们带来源源不断的惊喜,实现“书香生活”与“烟火气息”的无缝连接。
位于沙溪古镇的先锋书局。云南日报记者 李丽 摄
无论是阅读空间的提质升级还是文化服务的创新供给,本质皆是回归“阅读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人”这一命题。未来,公共文化服务还应坚持以人为中心,强化多元协同与科技赋能,建设线上智慧应用服务场景、丰富数字化阅读体验,为读者提供更加智能、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让更多人爱上读书,读有所得、读有所乐。
(责任编辑 苏宇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