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头诗‖幸有心期当小暑·葛衣纱帽望回车
2023-07-07 09:32:52
更新时间:2025-04-23 08:51:00
“法官,我方在票据到期日时已在电票系统内提示付款却遭拒付,票据状态显示‘拒付追索待清偿’,我方已满足行使票据追索权的条件,可以进行追索!”“我方电票系统的票据状态显示‘背书已签收’,这张票有没有提示付款过,有没有被拒付,我方均不清楚,无法承担票据责任!”上海金融法院法庭内,一起票据追索权案件当事人双方对电子票据兑付的真实状态各执一词。
票据从“纸票时代”迈入“电票时代”,电子票据金额占比已达99.8%以上。随之而来的是,有关电子票据兑付真实状态的纠纷在票据追索权案件中呈上升趋势。
该类纠纷缘何频发?一槌定音后,人民法院还能再做些什么,才能进一步治理此类纠纷?电子票据拒付信息显示不一致,症结何在?
上海金融法院综合审判一庭法官张娜娜是这起案件的承办法官。按理说,电子票据的所有信息都记载于电子票据系统之中,票据链条上全部当事人各自的网银电子票据系统,对于票据是否拒付的信息应当显示一致,但缘何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形?除了这起案件,张娜娜手上还有一例类似的纠纷,争议均指向电子票据兑付真实状态。张娜娜敏锐地感觉到,或许这不是个例。于是,通过深入调研,她发现此类争议已然成为引发票据追索权纠纷的重要因素。
争议如此频发,根源究竟在哪里?带着疑惑,张娜娜赶赴负责运营电子票据系统的上海票据交易所开展多次调查,试图查明症结所在。
按照目前电子票据系统的设置,票据持票人若通过线上追索的方式向被追索人发起追索,则被追索人可直接查询到票据拒付信息;但未被发起线上追索的被追索人不能直接在自己的网银系统查询到更新的票据拒付信息。而实践中,持票人在系统中提示承兑人付款被拒后,会选择线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行使追索权,不会继续在系统中依次向各被追索人发起追索。此时,就会出现被追索人和持票人各自看到的票据信息不一致的情形。
一份由点及面的司法建议
如今,电子票据到期后,持票人可在票据业务系统中线上提示付款,相较于“纸票时代”需要持票人通过书面方式通知直接前手,再由前手通知背书前手的复杂程序,“电票时代”下的通知义务履行,要方便、快捷地多。如果电票拒付信息也能实现动态同步,那么票据“全链条”上的所有当事人都可以清楚知晓票据相关信息,有关票据状态的争议将不再产生。
只有在根源上解决问题,才能杜绝该类纠纷。张娜娜萌生了向上海票据交易所制发司法建议的想法。作为金融基础设施的上海票据交易所,是否可在电票系统中优化向票据当事人披露拒付信息的功能,确保信息更加及时准确地传递?没想到,这一想法得到了上海票据交易所的大力支持。交易所反馈称,该项建议不仅有利于票据纠纷的实质性解决,对防范化解票据市场风险更是大有裨益。
在得到上海票据交易所的正向反馈后,张娜娜起草了司法建议书。“建议完善电子票据系统功能,优化向全链条票据当事人及时准确披露拒付信息的功能……”“建立以金融协同治理为目标的信息共享机制,协同共治票据市场金融风险……”
两份复函 消弭症结
收到司法建议后,上海票据交易所高度重视,多次组织工作人员反复论证落实司法建议的相关建议。“这份司法建议,是票据金融基础设施与金融司法协同治理的共同目标,也是上海票据交易所不断夯实基础设施服务、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有益探索。”上海票据交易所某负责人说。
要想打通电子票据“全链条”上的信息堵点,上海票据交易所需要对票据业务系统通知功能进行全面升级,各业务银行系统也需要进行相应的配套完善工作。
2024年6月至2024年12月,半年时间内,上海票据交易所两次向上海金融法院复函,表示将升级优化票据业务系统,将拒付信息通知对象扩展到历史背书人等前手,还将向三千余家票据市场机构参与者发布配套业务通知,要求做好报文接收处理、通知用票企业等工作。
2024年12月27日,上海票据交易所在官方网站发布《关于票据业务系统提示付款拒付通知文件功能投产上线的通知》(点击查看详情),告知票据市场各参与者服务机构,上海票据交易所针对提示付款功能进行优化,新增提示付款拒付通知文件功能,并于2025年1月2日起向参与者服务机构下发文件,要求各服务机构做好文件接收及系统功能准备,及时通知企业客户,做好解释工作。
自此,当电子票据被拒付时,系统可自动将拒付通知扩展到票据交易的全部前手。因电票拒付信息不一致产生的纠纷做到了止争。
法官心语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而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便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审理票据追索权纠纷中,我们发现,票据拒付通知不完善引发的票据追索权纠纷呈上升趋势,这类案件虽然涉案标的不大,但关涉金融基础设施,在制度建设和功能完善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实证价值。
人民法院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既要依法定分,更要做到止争。我们向上海票据交易所制发司法建议书,希望从源头上解决这一问题,实现定分止争的效果。
上海票据交易所积极响应人民法院的司法建议,通过系统自动发送“拒付通知”的形式,畅通票据拒付信息,不仅消除了金融案件中产生的事实争议,还有利于票据当事人及时采取措施,保障自身权利。
代表点评 胡宏伟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金融法院特约监督员,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总经理
上海是国际金融中心,金融要素云集,金融实践丰富。上海金融法院作为全国首家金融法院,注重金融司法与金融监管协同,推动金融纠纷源头化解。“电票”纠纷案例,展现了司法机关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前瞻性司法智慧与系统性治理能力。该院突破个案裁判的局限,以司法大数据分析精准锁定电子票据系统信息不对称的结构性缺陷,体现了司法机关主动延伸审判职能的司法担当,探索了“以司法规则引导技术创新”的治理新范式,确立了“金融司法与市场共治”的协同机制,为金融监管科技发展提供了司法支撑,彰显了司法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中的制度性功能。这一“从个案裁判到系统治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的司法创新,为数字经济时代金融纠纷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上海方案”。
来源:上海高院
编辑:王宇
如有侵权及职业道德监督电话请联系北极海新闻:13478671922(微信同号)
疑难复杂案件研讨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玉强15898195532
企业家权益保障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于晓荷 15524682485
本头条号音频、视频及活动图文信息报道系「北极海新闻」独家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匿名转载。本平台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