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为何青睐科技人才

更新时间:2025-04-10 06:17:00

来源:经济日报

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金融业对科技人才的渴求愈加强烈。近期陆续发布的上市银行2024年年报显示,5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2024年金融科技投入已超1100亿元,截至2024年12月末,五大行的金融科技人员数量已超10万人。

回溯历史不难发现,信息技术与金融业的双向奔赴由来已久,只不过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日益飞入寻常百姓家,二者之间的融合才逐步走进大众视野。以银行业为例,从最初的“一把算盘一支笔”到后来的“鼠标+记账机”,从前些年的“纯互联网银行”到如今的“人工智能+金融服务”,技术赋能让金融服务的模式、渠道、效率、精准度都发生了质的飞跃,金融机构不仅成了技术的受益者,更成了技术的使用者、推动者。

深化信息技术在金融业的运用,国家有要求、市场有需求、金融业有动力。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做好“数字金融”等“五篇大文章”。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关于数字金融,要求加快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增强数字化经营服务能力。去年至今,各家金融机构已摩拳擦掌,积极部署、应用大模型技术,目前已有多家商业银行完成了DeepSeek最新开源大模型的私有化部署,并将其应用于智能客服、财务分析、财富管理等多个金融业务场景。

科技人员如何在金融服务变革中发挥作用?回答这一问题,要弄懂数字金融的3个底层逻辑。第一层是数字基底。人工智能技术以大模型为代表,大模型有3个支撑要素,即数据、算力、算法。第二层是智能中枢。可以将其简单理解为基于大模型的分析理解能力,在复杂金融场景下实现自主任务规划、步骤拆解、分步执行、最终输出反馈等。第三层是应用场景,这也是金融消费者感受最为直观的部分。以上环节都需要大量的、专业的科技人才提供智力支持。

当前,多家金融机构已逐年增加科技人员占比,抢先布局未来数字化转型的竞技赛道。其中,有的机构围绕算力、算法和数据,建立了专职队伍,加快大模型技术创新应用,月均生成代码超133万行;有的机构组建了数据分析师队伍,开展跨专业分析师队伍培训;还有的机构加强科技风险管理,设立金融科技风险官,完善配套管理流程,统筹协调科技创新与风险防范。

接下来,金融业要重点处理好两个问题,一是如何留住、用好科技人才,二是如何让科技人才更懂金融业务、成长为复合型人才。一方面,从人才引入的角度看,受制于个人职业发展前景、薪酬待遇等因素,目前具有信息科技背景的毕业生更青睐科研机构、互联网机构、创业企业等,如何吸引、留住科技人才是金融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从科技与业务结合的角度看,金融业的科技人员不能只懂技术,因为技术毕竟要服务于金融业务,如何有规划、有步骤地培养“科技+金融”复合型人才,这既考验金融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也折射出各家机构的长远发展眼光。(作者:郭子源 来源:经济日报)

相关推荐

深圳发布绿色金融行动方案 19条措施支持深圳探索超大城市碳达峰路径

人民财讯4月14日电,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联合深圳金融监管局、深圳证监局、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等部门印发《关于统筹做好深圳绿色金融大文章 支持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的行动方案》,《行动方案》锚定深圳建设碳达峰试点城市中心任务,提出深圳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的阶段性目标:未来5年,金融机构绿色金融服务

2025-04-14 21:22:00

消息称蚂蚁大模型核心人物离职,此前为百灵大模型一号位

近日,据《科创板日报》报道,蚂蚁集团副总裁、前基础大模型负责人徐鹏(花名:无改)已离职。公开资料显示,徐鹏曾在谷歌工作11年,负责谷歌翻译的工程架构设计和实现,机器翻译算法的研发以及客户端的离线翻译设计,并参与了谷歌显示广告系统的算法研发。此前蚂蚁成立AI创新研发与应用部门NextEvo,由徐鹏担任

2025-04-14 11:35:00

时评:“银发列车”让“流动中国”更添活力

当京津冀银发旅游专列载着老年游客穿越春日花海,当数字技术悄然弥合代际数字鸿沟,铁路适老化服务体系正以人文关怀的温度重构公共服务范式。这不仅是对老龄化社会需求的精准回应,更是一场代际共融的文明实践,在流动中国的轨道上描绘出社会治理创新的深层逻辑。技术赋能的深层价值,在于构建跨越数字鸿沟的柔性桥梁。铁路

2025-04-14 09:13:00

银行线下网点持续“瘦身”:工行过去4年网点少了435个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纵深推进,银行线下网点仍在持续“瘦身”中。第一财经根据上市银行年报统计,2024年,六大行合计机构数量76300个,相比2023年减少了130个,减少的主体依旧是基层网点的数量。基层网点数量仍在收缩国有行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在机构总数方面有所增加;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和交

2025-04-13 14:12:00

北京已受理因大风产生的保险报案超500件

记者今天(13日)从北京金融监管局了解到,从4月11日到4月12日17时,北京辖内财险机构已受理因大风产生的车险报案297件、估损金额188.19万元;农险报案16件、估损金额6.53万元;非车非农险报案194件、估损金额613.73万元。面对北京近10年发布的首个全市大风橙色预警,北京金融监管局第

2025-04-13 11: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