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头诗‖幸有心期当小暑·葛衣纱帽望回车
2023-07-07 09:32:52
更新时间:2025-04-07 09:02:00
清明假期,前往我市各地殡仪馆、墓园祭扫的市民络绎不绝,全市22个殡葬祭扫场所4月4~6日(3天)祭扫人数达17.8万余人次,车辆达3.5万余车次,全市祭扫活动整体平稳有序。此外,市民以线上线下多种方式缅怀先烈,追思先烈不朽功绩,让红色精神在岁月流转中历久弥新。
清明节前夕,不少市民和单位团体到惠城区丰山公园东江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前祭奠英烈。惠州日报记者朱金赞 摄
祭扫场所提供“鞭炮冥币换鲜花”服务
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相关负责人介绍,面对清明假期祭扫高峰,我市主要祭扫服务机构提前谋划部署服务保障工作,制定客流高峰疏导应急方案,推出了多项便民服务措施,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温馨的服务。
市殡仪馆在祭扫区设置了党员先锋岗,为老弱病残等群体提供搬运骨灰的服务,引入惠州市心连心公益协会战旗救捞队志愿者现场开展文明祭扫引导志愿服务,在维持现场秩序、提供咨询服务、引导有序祭扫的同时,积极向广大市民发出文明祭扫倡议。近年来,得益于文明祭扫宣传与推广工作的持续深入推广,移风易俗成效显著,文明祭扫理念已深入不少市民心中,越来越多市民选择用鲜花祭奠先人。
祭扫高峰也是倡导普及移风易俗、厚养薄葬、节地生态安葬新理念的好机会。我市各殡葬服务机构纷纷通过张贴宣传标语、海报,悬挂横幅、竖立宣传牌等方式,向广大市民宣传文明殡葬、文明祭扫。市殡仪馆在沿途及周边还设立了诸多提示牌,随处可见“文明祭扫,平安清明”“倡导文明扫墓,保护生态环境”“严禁使用人民币版冥币”等宣传语。市殡仪馆馆长吴广介绍,今年对禁烧人民币版冥币工作尤其重视,根据相关规定,禁止在祭祀用品上使用人民币图样,这一行为属于非法使用人民币图样,损害了人民币形象和我国法定货币的权威。为加强宣传引导,更好服务市民群众,市殡仪馆还在祭扫现场设置了“鞭炮冥币换鲜花”服务台,对不了解相关规定的市民群众进行劝导,引导市民群众文明祭扫。
此外,市殡仪馆思亲楼前张贴了宣传海报,宣传绿色殡葬、惠民殡葬、阳光殡葬理念,并设立咨询专摊,为市民现场办理树葬海葬登记。据悉,4月26日,我市将举行绿色生态集体树葬活动,目前报名工作正在进行中。截至4月5日,已有130多人报名为亲属选择树葬。
市民通过多种形式缅怀先烈
清明时节,追思悠悠;英魂不朽,精神永存。我市还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网上祭英烈”活动,引导广大市民和中小学生用实际行动表达对革命英烈的深切缅怀。
仲恺高新区公安分局惠新派出所民警向英烈献花。通讯员蔡文浩供图
“山河无恙,只因有你!今日的和平与繁荣,是你们用生命守护的信仰。我们永远铭记!不忘来时路,不负少年志!强国路上,我们接力前行!”惠州市惠城区南实小学51班黎子睿留言道……打开惠州文明网,记者看到,截至4月6日17:00,已有近25万名网友在线留言,大家通过网上献花、鞠躬、留言等方式,寄托对革命先烈的哀思与敬仰,表达立志追梦的信念与决心。通过此项活动,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回顾英烈事迹,认真学习先烈的革命精神,不仅能加深大家对清明节的认识,对“移风易俗,文明祭祀”新理念的理解,也能让青少年进一步了解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英雄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增强他们的爱党爱国意识,激发他们的爱党爱国情感。
除了网上祭英烈,我市一些志愿服务组织还在线下开展纪念先烈系列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文明新风尚,倡导移风易俗,保护生态环境,营造绿色、生态、文明、安全的节日氛围。
来源:惠州日报记者马海菊 通讯员潘松 邝彩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