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头诗‖幸有心期当小暑·葛衣纱帽望回车
2023-07-07 09:32:52
更新时间:2025-03-31 15:42:00
来源:农民日报
“我家现在有2800亩草地,按照标准,超载了100多只羊,现在我们把这100多只羊通过联户经营项目进行养殖,不仅降低了成本,还让我们的保羔率从过去的40%左右提升到现在的90%以上,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增收。”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固日班赛很嘎查牧民乌达玛说。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将解决草原过牧问题与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紧密衔接,总结出3种模式、10种办法,采取“冷季现代游牧异地舍饲、联户经营智慧牧场、季节性草原畜牧业”模式,实现草原生态保护和牧民增收双赢;通过“就地舍饲、就地托养、异地舍饲、人工种草、秸秆利用、饲草储运、良种提升、精深加工、品牌营销、社会化服务”10种办法,实现少养精养,减畜不减收,推动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
2024年,巴彦淖尔市放牧牲畜数量减少33.97万羊单位,其中就地舍饲圈养分流1.91万羊单位,就地托管代养分流6.73万羊单位,异地舍饲分流8.39万羊单位,育肥出栏16.94万羊单位,草原超载过牧率7.05%,较2023年下降了79.05%。
据介绍,为确保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和磴口县草畜平衡指数降至10%以下的目标,巴彦淖尔市将以生态化、产业化、社会化、数字装备化为核心理念,合理引导草牧场资源向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和专业大户集中,推动适度规模经营,促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发展,切实减轻草原放牧压力,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刘彦如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