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头诗‖幸有心期当小暑·葛衣纱帽望回车
2023-07-07 09:32:52
更新时间:2025-04-11 09:54:00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杨永芹
机身仅一个手掌大小,重量仅50克,约相当于1个鸡蛋,却可将卫星导航功能、主动避障功能、超视距数据链等配置集合在一起,这就是“重庆造”无人机的实力。
去年12月,这款由重庆翼动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翼动科技)研发的“黑刺”无人机正式下线量产,截至目前,已收获400台无人机订单、合同额约2000万元。
翼动科技取得“开门红”,是重庆加快布局低空经济的一个缩影,随着2024年低空经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年多以来,重庆加大在研发制造、低空空域、场景创新、融合发展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系列从无到有的突破,全力推动低空经济从“试验田”迈向“主战场”。
规模
全市低空经济市场主体数量增长104.2%
“‘黑刺’是我们研发团队40余位工程师,历时4年研发的产品。”翼动科技董事长乐放表示,该“黑刺”的应用场景广泛,包括城市空间、地下空间、楼宇巷道等,目前已收到很多意向订单,预计到今年年底,产能将提升至1万台。
科技创新是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这方面,重庆强化产学研合作,开发出一系列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如落户在两江新区的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研发出10余款氢动力无人机,创造了9小时1000公里超长续航飞行纪录,已经在巴南、北碚完成森林防火巡检演示。
同时,该院推出的无人机准固态电池,在-55℃下仍保持70%以上容量,提升续航时间40%以上,现已在国家林草局无人机护林巡检场景中实现应用。
产学研合作研发新品,离不开良好的产业生态圈。
去年以来,我市制作了低空经济产业链图谱,建立低空经济“四库”:企业库、项目库、产品和技术库、基础设施库,紧抓龙头企业,加速构建“研发—制造—服务”全产业链,强化对产业上下游组织协同,推动产业生态圈蓬勃发展。
与此同时,我市还支持制造业龙头企业,参与构建低空产业生态圈——
如,长安汽车与亿航智能达成战略合作,明确未来5年将在低空经济领域投入超200亿元,快速推动飞行汽车产业发展。
又如,去年我市累计认定包括宗申航发在内的17款产品为市级首台(套)产品,成立重庆市中小型航空动力研究院等。
一系列举措,推动重庆低空经济发展加速度:2024年,全市低空经济市场主体数量增加75家,达到147家,同比增长104.2%。
应用
推动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从小众向大众化普及
3月19日上午,一架载有急救药品的无人机,从中国通用重庆医药集团和平物流有限公司土主物流基地出发,仅花费26分钟,就降落在了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位于沙坪坝区的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中国通用技术重药控股现代物流综合基地,装有急救药品的无人机起飞。重庆日报资料图
这是重庆运用低空领域,配送医疗物资的一次探索,将原本约45分钟的配送行程,缩短了近一半时间。
这标志着,重庆可借助发展低空经济,通过无人机在更多场景实现应用,突破层峦叠嶂、江河纵横等空间限制。
其实,围绕推动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从小众向大众化普及,我市开展了一系列探索。
去年,我市成功打造了低空转运“巫山脆李”、邮政无人机邮路、市血液中心无人机空中血液配送专线等场景。
在探索超大城市治理过程中,也随处可见无人机应用场景。
如,今年1月,重庆交通开投轨道集团在6号线光电园至状元碑段,启动常态化无人机巡检试点,每次巡检用时仅需20分钟,效率提升2-4倍。
又如,市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搭建低空智能测绘网,构建起“无人值守、智能作业”的低空测绘新模式,可缩短测绘工期约80%,提升作业效率7至10倍。
重庆发展低空经济,除了借无人机融入商业生产和百姓生活外,还在旅游场景,以及低空飞行中加以拓展。
如去年,长寿湖水上飞机项目完成首次试飞,游客可俯瞰湖光山色;重庆机场集团携手巫山正灵云端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在巫山机场开启低空飞行新体验,让游客体验俯瞰长江三峡壮丽风光。另外,重庆还与四川省共同开辟西南地区首条低空目视航线并实现首飞,并开辟了川渝跨省低空飞行线路5条。
为让低空飞行飞得更远,今年,我市将深化低空飞行跨省协作,与湖南省开通首条渝湘低空航线:仙女山—张家界,新增3条川渝跨省目视航线。
保障
构建安全网,让低空飞行器“看得见、呼得着、管得住”
2月20日下午,航天时代低空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航天低空科技公司)在永川大安通用航空机场,开展了国内首次低空空域实时灵活转换与安全核心技术验证试验(简称验证试验)。
2月20日,重庆永川大安通用机场,技术人员正在监控上百架无人机飞行状态。 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为何要开展这场验证试验?
航天低空科技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低空经济的发展,城市上空出现低空飞行器的频次和密度,将会越来越高,为确保低空经济发展安全有序,就必须确保这些低空飞行器能“看得见、呼得着、管得住”。
据介绍,目前我市正加快建设全市低空飞行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涵盖通用航空、兼容城市空中交通、兼顾低空智能网联系统,并将融合运用AI、北斗、低轨卫星互联网等新技术,构建空域规划、飞行管理等6大系统,与空军、民航、公安、应急等部门管理系统全面贯通,实现飞行申请“即报即批”,飞行服务“全市覆盖、一网通办”,安全监管“系统联动、全域统管”。
预计该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将于年底上线运行,届时有望在军地民协同空域治理、多手段融合黑飞反制等方面形成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同时,围绕构建低空智能网联体系,市委军民融合办正与市发展改革委联动打造“AI+低空”人工智能行业应用中试基地,搭建AI算法训练、测试平台,构建低空行业大模型,提供全栈式、一体化、行业级“AI+低空”解决方案,加速AI与低空双向赋能、深度融合。
原稿点击:重报深一度|重庆全力推动低空经济从“试验田”迈向“主战场”-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