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安全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基因——人工智能大潮激荡的时代思考

更新时间:2025-04-11 02:45:0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4月10日电 “拥抱AI,如何兼顾发展与安全?”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多场人工智能相关活动中,与会嘉宾普遍认为,随着人工智能能力越来越强,AI不可控、被滥用等风险会越来越高,在推广应用中要加固“安全护栏”。

近年来,人工智能不断给人们带来惊喜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和困扰:“AI拟声换脸”诈骗案件层出不穷;大模型有时混淆事实和虚构,“一本正经胡说八道”令人防不胜防;AI数据搜集对个人隐私带来泄露风险……有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发生的AI风险事件,超过30%与利用AI进行深度伪造相关。今天,人工智能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一系列安全隐患和问题。如何统筹好发展和安全,让安全如基因般融入人工智能的发展链条,已经成为迫切而重要的课题。

纵观人类科技发展史,从蒸汽机轰鸣打破田园牧歌,到互联网重塑人际关系边界,每一次重大创新都伴随着争议与阵痛。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不过是技术演进长卷中的新篇章。一直以来,技术进步与风险治理相互促进,在破解现实问题中螺旋式上升。以发展的眼光看,今天人工智能领域面临的新问题,正是催生治理创新的契机。

破解安全难题,关键在于让治理跑在风险前面。新技术发展不能成为脱缰的野马,必须用法律和制度的“缰绳”把好方向、因势利导。2023年,我国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开展立法,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不久前出台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旨在防范利用生成合成内容传播虚假信息、实施电信诈骗等风险行为……多部新规的出台,持续推动人工智能由生成到传播各环节的全流程安全管理。全国多地互联网法院审理人工智能著作权案,为技术应用划出法律红线。加强源头治理,从“事后灭火”变为“事前筑堤”,推动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是着眼长远的治本之策。

筑牢安全防护网,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由AI创作剧本的反诈情景剧帮助老人识破骗局;打造职工人工智能学习云课堂,提供AI入门到进阶全服务;全国多所高校将人工智能列为通识必修课,让“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理念引领学子的成长……技术进步永无止境,学习运用也永无止境。加强教育和引导,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提升公民和全社会的数字素养和风险应对能力,智能时代的安全基石就会更加稳固。

人工智能安全没有国界,防范风险需要共筑防线。越是面对新领域新问题,越应该汇聚众智,在深入交流、加强合作中谋求有效治理。中国提出并遵循《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同各方积极开展对话合作、分享最佳操作实践,正是为了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平衡推进应用和治理,确保人工智能技术安全、可靠、可控、公平。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守护安全、推动发展,人人都是受益者,也是行动者。把好方向盘,走稳创新路,人工智能发展的广阔未来可期,科技创造的美好生活可期。

辛识平

相关推荐

时评:“银发列车”让“流动中国”更添活力

当京津冀银发旅游专列载着老年游客穿越春日花海,当数字技术悄然弥合代际数字鸿沟,铁路适老化服务体系正以人文关怀的温度重构公共服务范式。这不仅是对老龄化社会需求的精准回应,更是一场代际共融的文明实践,在流动中国的轨道上描绘出社会治理创新的深层逻辑。技术赋能的深层价值,在于构建跨越数字鸿沟的柔性桥梁。铁路

2025-04-14 09:13:00

深圳大学黄磊教授团队斩获第十三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创新奖金奖

近日,深圳大学黄磊教授团队携变阈值单比特芯片相关雷达产品亮相第十三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团队成功突破高精度模数转换芯片技术壁垒,发布全球首款变阈值单比特ADC芯片及配套轻量级雷达系统,与联发科技、TCL华星光电、中国长城科技集团等知名企业一同成功斩获第十三届电子信息博览会创新金奖,彰显“中国智造”硬

2025-04-12 19:15:00

张翠霞:投资人形机器人需警惕“伪概念炒作”

中新经纬4月12日电 题:投资人形机器人需警惕“伪概念炒作”作者 张翠霞 巨丰投资首席投资顾问当2025年公募基金一季报披露后,一个现象引发市场热议:多只业绩领先的权益类基金不约而同重仓了人形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主题。这似乎预示着,一个全新的投资风口正在形成。但当前的投资逻辑是否站得住脚?高估值背后是否

2025-04-12 12:39:00

【北纬40度 海城质造】王石镇与大连工业大学食品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来源:海城正发布】3月27日,王石镇与大连工业大学食品研究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南果梨全产业链升级、国际标准深加工产品研发、全球品牌体系建设三大方向开展深度合作,为“海城科创强市”战略注入鲜活案例,助推“ 辽字号”特色农产品走向世界舞台。 晨曦初照,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农绍庄教授团队深

2025-04-11 20:38:00

金融监管总局:严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任何形式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北京商报讯(记者 宋亦桐)4月1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促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高质量发展提升监管质效的指导意见》指出,加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治理监管,强化对股东行为、董事和高管履职、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重点领域持续监管。强化对不良资产估值、收购转让、资产处置等重点业务环节监管。加强问题企业纾

2025-04-11 1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