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头诗‖幸有心期当小暑·葛衣纱帽望回车
2023-07-07 09:32:52
更新时间:2025-04-10 09:36:00
4月8日,在阜阳技师学院生产性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全赵阳紧盯数控机床,不时轻触屏幕调整数据。随着设定指标的完成,一批合格的智能制造零配件顺利走下生产线。800公里外的北京新风航天装备有限公司,云平台上实时跳动着该基地的生产数据。
这条“搬进”校园的零配件生产线,让职校生全赵阳对未来就业信心满满。
“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让学生‘入学即入职’。”阜阳技师学院机电工程系主任朱启军介绍,新风航天生产班由学院和北京新风航天装备于2020年共同组建,累计生产智能制造零配件产品7万多件,合格率100%。对方选派8名“大国工匠”荣誉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驻校任教,已培养百余名高技能人才。
“在职校课堂生产零配件,是企业人才培养前置、生产降本增效的有益探索。”新风航天装备负责该基地运营的相关负责人表示。
引企入校,让学校教学内容与企业人才需求精准匹配,实现为企业“量身”培养高技能人才。
近年来,阜阳技师学院大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目前已同航天科工、比亚迪、宁德时代、立讯精密、江淮汽车、中电科、京东等100多家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探索出引企入校、前厂后校、校外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基地等10多种校企合作模式,推动校企共同培育高技能人才,实现互惠共赢。
宁德时代后市场阜阳人才培养基地,是阜阳技师学院与企业合作打造的高水平培训基地,目前选修学习的学生近百人。“我们在职业院校设置培训基地,请专业技师来讲课,理论和实训相结合,能高效培养电池维修人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服务保障。”宁德时代国内后市场业务高级经理张剑对这种合作模式赞誉有加。
通过共建产业学院、人才培养基地,引进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后市场维护、航天科工高端制造、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京东养车汽车后市场高端服务、西门子“工业4.0”等先进生产流程、课程体系、岗位标准和认证机制,阜阳技师学院为知名企业培养出大批“量身定制”的技术能手和高素质人才。
“产教融合不是简单合作,而是要让企业需求成为办学指南针,达到双赢效果。”阜阳技师学院副院长陈伟介绍,一方面,按照专业群建在产业链上的思路,学院将44个专业分门别类对标知名企业需求,为企业发展精准输送人才,节省企业人才培养成本,提升企业人才质量。另一方面,知名企业的创新技术、设备、理念等在学院不断集聚,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接受实训操作,实现“入学即入职、学习即上岗、毕业即就业”。
校企“牵手”育人才,阜阳技师学院探索出的“校长围绕厂长转、专业围绕产业转、教学围绕生产转”和“学校像工厂、教室像车间、老师像师傅、学生像徒弟”“三转四像”办学模式,获得人社部高度评价并向全国推广,被列入安徽省2022年度十大改革案例。省委书记梁言顺在2025年安徽“新春第一会”上点赞这一做法。今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在《政务公开工作交流》介绍了阜阳技师学院具体做法。
贴近企业需求的职业教育取得显著成效。近3年,阜阳技师学院为100多家知名企业输送2000余名高技能人才。学院初次就业率均值达98%以上,初次就业平均月薪达5000元,部分优秀毕业生月薪突破万元。
全媒体记者 徐风光 通讯员 李晓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