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郑州如何求解大城善治

更新时间:2025-04-09 08:40:00

用好“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深入推动基层高效能治理——

看郑州如何求解大城善治

  “城,所以盛民也”。2000多年前,一位河南老乡——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如是解读“城”。

  跨越历史长河,作为省会城市、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特大城市,郑州在深入推动基层高效能治理中不断拓展“城以盛民”的新内涵。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强基固本,长治久安。基层治理,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系着国泰民安。

  1300多万常住人口、213个乡镇(街道)、3503个村(社区)、近2万个小区(楼院)……对于郑州而言,面临着人口要素资源快速聚集流动、改革深化利益冲突增多等发展新问题,基层治理不可谓不是一张难度较高的“考卷”。

  大城如何善治?

惠济区元溯农产品批发市场,工作人员展示能扫码追溯商品信息的小票。

  解法一 微治

  从治理到高效能治理,靠什么?答案是:党建引领。

  城市治理,最怕的是盲点、断点。条块分割处、权责交界地,往往是“治理木桶”最短的那块木板。

  如何破题?从2022年起,郑州市顺应新时代特大城市经济社会数字化、智能化、协同化发展规律,积极探索以党建为引领,着力构建全域覆盖、无缝衔接的网格体系,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一座塔,承载百年红色血脉;一商圈,尽现城市多维治理。作为郑州的标志性区域,二七塔商圈地跨二七、管城、金水3个区、5个办事处和1个广场管理中心,汇聚22个大型商业体,商业面积超80万平方米,日客流量20万人次以上,人流密集、场景多元,管理难度大。

  “直面问题,二七塔商圈网格和联合党委应运而生,聚集20家成员单位,成立综合治理、助企服务和应急处突三支网格队伍,全域资源统筹、力量集成联动。”二七塔商圈专属网格协同治理中心负责人马九嵩说。

  科学精准“划网”,党建引领“强网”,整合力量“入网”,一个个有形、有力、有序、有效的网格在郑州越织越细、越织越密。

惠济区元溯农产品批发市场,工作人员展示能扫码追溯商品信息的小票。

  按照“50—70户,2小时内完成入户排查、宣传动员”的标准,郑州市划分47188个社区微网格,在高铁东站、CBD、二七商圈及大型商超、市场、学校、医院、企业等设立4728个专属网格,在网格建立完善基层党委、党工委、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等党组织,强化党的组织、党的工作有形覆盖、有效覆盖。

  群众在哪里,网格就延伸到哪里。在郑州,每个网格都包罗万象,归集各种数据资源,形成“人、情、地、事、物、组织”六要素动态数据库,通过可视化分析、智能化监管,解决好“看不见、管不到”的问题。

  具体到运行机制,郑州在全国率先成立市县两级智慧城市运行中心,集成化打造市县乡三级城运中心,打造统一指挥调度平台和扁平化管理体系,开创“一格管全面、一屏观全域、一网统全局、一线通上下、一键全处理、一融促创新、一制保平安”的数智治理新格局。

  “我们以党的建设为统揽,突出网格在基层治理中的基础支撑作用,依托基层网格织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体系,通过党建赋能推动网格充实力量、明确职责、健全机制,重塑管理架构体系,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全网联动。”郑州市委有关负责人说。

  解法二 众治

  东边是马玉璞专属网格办事大厅,西边是马玉璞警务室大厅,在郑州华南城,这两个大厅后方打通用来议事,U型构造意为“开放连通、拥抱居民”。

  “华南城地跨三个乡镇,现有商户2.6万余户,日均人流量10余万人次,节假日可达20余万人次。”民警马玉璞深有感触地说,人流、物流、车流、资金流、信息流“五流”交汇,市场主体多、业态多、纠纷多、维权多、案件多“五多”叠加,群众诉求多样化、市场建管复杂化、社会治理繁重化“三化”集聚,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的问题和痛点复杂难解一度困扰着华南城。

  推进“警网融合”,嬗变悄然生发。2023年年底,马玉璞专属网格联合公安、法院、司法、市场监管、城管、应急、消防等职能部门力量,广泛动员商户、党员、志愿者、行业协会等多方人员,汇聚物业、保安、业主等各类网格力量1000余人,形成强大的基层治理合力。

  基层治理,关键在人。治理力量在基层治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郑州市按照“每万人18名社区工作者”的标准,不断充实基层网格队伍,2022年以来,新增社区工作者2466名,选派市直、区直部门4567名优秀年轻干部下沉网格历练,13360名“五员一律”组成的平安建设力量、4732名公安民辅警和616名城管执法队员、协管员入网入格。

  与此同时,郑州市吸纳679名“五老”人员(老党员、老专家、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参与网格治理,引导4800余名外卖小哥、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担任兼职网格员,基本形成“一核统多元”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基层“有人管事、有人理事、有人办事”。

  坚持“一核领多元、一核统多元、一核管多元”,郑州市充分发动多方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目前,郑州已实现3.94万个网格党组织、1.4万个社会组织和2.1万个群众自组织有机联结,并依托区域化党建、“基层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推进万名党员下沉网格,形成党建引领、协同联动、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大城善治,最大的力是“合力”。

  解法三 智治

  城市是生命体、有机体,也应成为智能体。加快建设“大综合一体化”的城市运行和治理智能中枢,郑州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

  走进全市网格的神经中枢——郑州市新型智慧城市运行中心,只见大屏上可随时调出市域治理的重要数据,还可以通过外接的视联、物联系统,调看全市关键区域的实时视频和关键信息,统揽各级网格队伍。

  “大数据时代,每个人的活动都会产生一条条记录,依靠大数据的汇总、比对和分析,能更高效清晰地明白老百姓需要什么,使服务更周到。”郑州市新型智慧城市运行中心副主任刘剑说,城市治理各类数据,可迅速汇集到城市运行中心,通过汇聚分析各类治理要素,让城市能感知、会思考、有温度,也让城市治理更精准、更高效。

  民生无小事。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办事诉求多,如何真正做到“一口受理、一网派单、一体处置”?郑州市围绕“大综合一体化”,推进政务网、视联网、物联网、基层治理网“四网融合”,打通12345便民热线、110报警服务台、数字城管等民意反映渠道,上线“郑好拍”“郑连心”等应用,全市指挥处置实现市域一体、直达网格,市级指令10秒内就能发送到所有网格员,全面掌控和处置市域内各类事项,形成问题自动发现、任务智能分派、信息直达基层、结果跟踪反馈的智慧化工作闭环。

  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郑州市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平台累计处置各类事件超500万件,事件办结率、群众满意率达95%以上。大量社会矛盾消化在基层、化解在当地,有效推动城市从“经验”治理向“数字”治理、从“经验”决策向“智慧”决策转型。

  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郑州市以智能体城市建设为总平台、总抓手,有效推动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由1.0版“平安郑州”到2.0版“幸福郑州”再到3.0版“创新郑州”迭代升级。

  “AI小郑”自动识别图片信息,生成问题以及智能分类,网格员点击确认,迅速完成事件上报;

  惠济区元溯智慧农产品批发市场打造“食安管理智能体”,手机一键能开单、货品一码能溯源、经营数据自动分析、市场动态一屏掌握;

  管城经开区智能体项目通过多部门数据协同和智能算法,实时调度、分析、预警经济指标和市场主体异动,成为经济智能决策中心;通过大模型、云计算,构建“一产业一条链”矩阵,辅助远程云上招商洽谈;

  黄河金水段专属网格智能体则通过“一键巡河”“智能石头”等功能,常态化开展值守、巡逻、演练、轮巡……

  在数智赋能之下,郑州将组织优势与数字优势有机融合,一个个智能体正在各领域、各行业复杂场景落地,推动实现高效能治理、创造高品质生活。

  大城治理,机杼万端,桩桩件件都是“天大的小事儿”。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郑州市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基层治理队伍、基层治理机制、基层治理网格和基层治理平台建设,用好“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着力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激发基层治理活力,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人民城市为人民。郑州的实践在证明:大城善治的关键,就在于以人民为中心。

  如何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时代之问,也是人民之问。郑州的探索与实践,如同一个缩影,恰恰折射出河南这个人口大省拼基层治理的深层考量和不懈努力。

  短评

  打造城市治理最强大脑

  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城市规模越大,面临的问题就越复杂,越需要更高水平的社会治理能力。无论是农贸市场打造能感知、会思考的食安管理智能体,对3万多平方米的市场做到心中有“数”,还是审批服务事项网上预审、网上办理,让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借助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助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都是郑州积极探索特大城市治理模式的生动实践。

  打造智慧城市涉及面广、环节众多、运营复杂,各个城市的基础条件差异大,这就决定了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如何打通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壁垒和信息孤岛,避免重复建设,如何维护数据安全,消除信息数据泄露造成的风险隐患……这些问题都需要下更大力气解决。

  技术赋能基层治理,既要注重建设好城市管理系统这一中枢大脑,又要留意街头巷陌神经末梢的需求。说到底,智慧城市建设是为了增进民生福祉,要聚焦人民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不断丰富智慧城市的应用场景,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水平,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智慧城市建设和群众需求脱节。更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多元,一些老年人、残疾人在使用智慧服务上还存在困难,智慧城市建设也要统筹考虑对不同人群的适配性,提供个性化服务。

  致广大而尽精微才是成事之道。打造智慧城市,实现基层高效能治理,既要善于运用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又要下足绣花功夫提高精细化水平,强化精准思维、汇聚各方合力,定能推动城市治理水平稳步提升,让城市更好造福人民。

wjz

相关推荐

河南出现15级极端大风 景区紧急关闭、“铁公机”均受影响

中新网郑州4月12日电(记者 阚力)河南省气象局12日消息称,4月11日晚间至12日,该省出现最大风力达15级的极端大风天气。受此影响,该省洛阳白马寺等景区紧急闭园,多趟高铁列车晚点运行,部分航班取消、延误,多条高速路段禁止上站。河南气象部门监测显示,4月11日6时至12日6时,该省大部出现8到10

2025-04-12 19:46:00

中交一公局集团郑州粮储项目开始首个筒仓仓壁滑模施工

大象新闻记者 赵凯 孟德超 通讯员 郭苗华 姜浩郡近日,中交一公局集团郑州粮储项目开始首个筒仓仓壁滑模施工,为项目后续仓壁主体结构施工奠定基础。中交一公局集团郑州粮储项目是郑州市委、市政府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高起点、高标准谋划的一项民心工程,用地面积22.53万平方米,包含42栋大直径筒仓和15栋

2025-04-11 17:10:00

校企合作赋能产业创新!中央民族大学一行到鲁南制药集团参观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刘杰4月7日,中央民族大学药学院一行到鲁南制药集团参观交流。中央民族大学药学院一行先后参观了新时代药业展厅、厂区、时代楷模赵志全同志纪念馆、化药研究中心、国际药品研发中心、经方与现代中药融合创新全国重点实验室、启达力健康文化馆、党建馆等,随后校企双方举行座谈会。座谈会上,

2025-04-11 15:01:00

襄垣县:春和景明 踏青赏花正当时

人间四月芳菲尽。随着气温回暖,襄垣满城春色、处处美景。公园、街巷被各类春花点缀,桃花、杏花、迎春花、连翘肆意绽放。那一抹抹明艳的色彩,点亮城市的每一处角落,引得路人回眸驻足、沉醉其中。作为县城的主干道,府前路迎来一年中最美的时节。道路两侧的紫叶李竞相绽放,粉白的花朵如云似雾,与嫩绿的新柳相映成趣。川

2025-04-11 09:37:00

吸氧突遇停电 及时维修排障恢复供电

  本报讯(记者 李涛)居民做完手术在家休养,每天要用到吸氧机。4月9日下午,家里突然停电,设备停摆,急坏了家人。网格员立即联系维修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排除了故障,恢复供电。  59岁的翟女士住在东昇佳园小区,最近因脑出血做了开颅手术,卧床在家,离不开吸氧机。当天下午2时许,家里突然停电,吸氧机失

2025-04-11 07: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