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头诗‖幸有心期当小暑·葛衣纱帽望回车
2023-07-07 09:32:52
更新时间:2025-04-08 13:31:00
一杯咖啡、一份甜品,窗外是田野花海,屋内则是好友与闲书相伴的惬意悠然。在叶榭镇东勤村,一座由农村老宅改造而成“村咖”小屋——夜榭听舟,成了村里的热门“打卡点”。“一杯咖啡”将自然风光、本土文化和农旅体验相互串联,田园阡陌间,乡村文旅产业新生态正在悄然成形。
田埂边,成簇迎春花随风摇曳,花香与咖香萦绕于青砖黛瓦。“偶然在踏青时来到这家咖啡馆,仿佛走进了另一个世界,可以将城市中的车水马龙都抛在脑后。”“村咖”的常客刘雪群与小店的相遇缘于一场邂逅,初见便被店内质朴、静谧的氛围所吸引。
和刘雪群一样,喜爱咖啡和田野风光的年轻人还有很多,店主潘冬青便是其中之一。生长于松江乡村,本职工作为健康体检从业者的她,既是咖啡爱好者,同时也对乡村风光有着别样的情怀。近两三年,她的打卡足迹几乎遍布上海郊区的“村咖”。“青浦、奉贤等地的乡村咖啡馆基本都‘打卡’过了,想着我们浦南地区花卉稻田,空气还好,开一家‘村咖’肯定也不赖。”潘冬青说。
如今的她,白天上班,闲暇时则回村“看店”,相比于“城咖”中动不动排起的长队,乡村的咖啡店租金不高,节奏也慢,小小咖啡屋俨然成了逃离城市的休闲驿站。谈起大家喜欢小店的理由,“春日迎春花开,秋日稻花清香,约上三五好友喝上一杯手冲咖啡,这就是当下年轻人推崇的‘松弛感’吧。”潘冬青说。
除了成为乡村旅人的落脚地,“夜榭听舟”也正与这片土地产生紧密的联结。
制作台前,58岁的姚连群仔细研磨咖啡豆,再用热水漫泡咖啡粉后滴壶萃取,手法娴熟。姚连群是东勤村本地人,一个月前,她来到“夜榭听舟”学习制作各类饮品,如今她已能独立接单、出品,成了店内的第一名“咖啡阿姨”。“本来就喜欢喝咖啡,这里环境好,学着也开心。”姚连群说。
“本地阿姨热情细心,对周边的乡村风光了解程度高,不少人还对咖啡抱有浓厚的兴趣,很符合我们‘村咖’的品牌调性。”熊挚品牌创始人陆志丹是“夜榭听舟”的代理方,多年来,熊挚曾深度服务熊爪咖啡、打工人咖啡、深蓝计划、熊挚苏式糖水铺等多个茶饮品牌,察觉到乡村文旅的发展潜力,“夜榭听舟”成为该连锁品牌旗下的首家“村咖”。
自今年1月试营业以来,“夜榭听舟”周均客户量在百人左右,其中,周末返乡青年、近郊踏青群体占比颇高。“从消费者体验来说,‘村咖’不仅仅是咖啡,它还与社交、文化、旅游相互交融。”陆志丹介绍,“这里的乡村资源是我们的品牌特色,也是我们的发展机遇。”在聘用当地村民之余,“夜榭听舟”菜单中特意增添了鲜橙热米酿、香芋麻薯小丸子等糖水选项,芋头、大米、糯米等原材料均收购自当地农户,打造“松江米饮”卖点的同时,也为村民提供增收渠道,省去了原料采购、存储及运输的成本。
着眼于叶榭镇农业种植、非遗文化等优质资源,陆志丹表示,目前小店已完成商标注册,后续还将陆续推出各类“乡村气质”衍生产品,带动产业延伸。
北枕黄浦江,东至千步泾,东勤村地处松江、奉贤、闵行三区交界处,也是叶榭镇“东部生态文旅区”的核心区域。结合绿色田园、非遗文化、乡居生活、滨江林地等当地资源,2024年,东勤村着手构建“一轴,一带,一环,四区”特色文旅产业生态。除“一杯咖啡”以外,4条游览线路将各处乡村文旅产业串联成线,因地制宜打造沪郊特色农旅综合体。
往“夜榭听舟”东侧走上数百米,建筑面积超过28000平方米的乡村版“迪士尼”亲子文旅项目——“东方童梦奇缘”亲子农场建设已近尾声。面朝南侧,集聚江西、安徽、浙江、江苏等多地明清古徽派建筑的乡村民宿“茂盛山房”开放在即。黄浦江畔,全长2.2公里的滨江步道与占地20余万平方米的滨江休闲林地相映成趣。今年春季,村内八十八亩田民宿、松丰蔬果采摘园、杉涧水榭露营地、济众弘孝影视基地等更是迎来了踏青客流高峰。
乡村文旅发展火热,人居环境同样实现改貌换颜。近半年内,东勤村16条村道路完成“白改黑”升级,口袋公园、绿化步道等相继建成,各处村居民房修缮一新,水、林、田、路自成景观。
此外,聚焦乡村文旅品质提升,由东勤村15栋宅基地房屋改建而成的“乡村集市”也于去年针对餐饮、康养旅居等服务类别开展统一招商。目前,除了已营业的“夜榭听舟”咖啡馆外,农家乐、休闲茶室等也即将入驻,未来将互为联动,形成农村生态旅游配套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记者:沈思韵
视频:张亚运
编辑:王红霞 张小小
审核:周样波 周雨薇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