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头诗‖幸有心期当小暑·葛衣纱帽望回车
2023-07-07 09:32:52
更新时间:2025-04-07 13:23:00
极目新闻记者 国倩
摄影记者 邹斌
通讯员 郭淞冰
实习生 涂芊
“高考越来越近,数学如何突破压轴题瓶颈?”随着2025年高考临近,这一问题成为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近日,武汉康礼高级中学数学名师刘五香做客极目新闻“名师来了·冲刺高考”系列直播,以“精准施策、科学抢分”为主线,结合新课标改革趋势与武汉市调考动态,为考生揭秘冲刺阶段的高效备考路径。
刘五香老师(右)做客极目新闻直播间
刘五香老师教学及管理经验十分丰富,执教已有41年,在省级示范高中任教23年,曾获中国数学学会优秀教练员、市优秀班主任、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所教学生多次斩获全国数学竞赛奖项,多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等顶尖名校。
试卷“瘦身”倒逼思维升级
“2024年新课标卷数学题量从22道减至19道,但解答题分值从70分增至77分,这一‘减法’与‘加法’的背后,是命题思维的重大转型。”直播伊始,刘五香老师便直指高考数学全国卷内容改革核心,他分析,2024年高考数学全国卷持续深化考试内容改革,考主干能力素养,重思维创新应用。新课标卷创设全新试卷结构,减少题量,为学生预留充足思考时间,加强思维考察,强化素养导向,为不同水平学生提供展现才华空间,服务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刘五香老师指出:“题量的减少,为学生预留了更充足的思考时间,这是高考从知识立意向素养立意转变的重要体现。学生不再需要盲目追求做题速度,而是能够更专注、深入地思考,更从容地试错,这对于思维能力强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展示素养、发挥潜力的绝佳机会。”
通过详细分析,他指出,题目分布上,2024年高考也打破了传统模式。多年来,试卷中三角函数与数列通常在解答题位置轮换,圆锥曲线、函数与导数一般处于压轴题位置。然而,2024 年新课标卷灵活科学地确定了试题内容顺序,使得题目分布更加灵活多变。导数这一以往作为压轴题的知识点,如今呈现出基础性、工具性学科的特点。如,在武汉市调考中,导数多次以基础题形式出现,涉及在特定条件下求切线方程、讨论函数单调区间等内容。
解答题方面,分值从70分增加到77分,题量由6道减为5道。这也意味着新课标卷加强简答题部分对基础能力的考察,提升压轴题的思维量,突出理性思维和数学探究。以2024年新课标一卷19题为例,该题以数列为背景设新定义,需要学生认真阅读理解新的知识背景,通过多步推理和计算来解决问题。刘五香老师评价道:“这类题目不仅考察了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解题能力,更注重考察他们运用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高考命题从知识考查向素养考查转变的生动体现。”
此外,2024年高考立足课程标准考察内容、学业质量标准和课程内容,聚焦高中数学主干知识,围绕六大板块展开。难易度有所浮动,考生应避免盲目粘贴套路和机械训练,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与灵活应用。
出题形式分布将告别定式
“从目前的种种信号来看,2025年高考数学将继续深化改革,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刘五香老师预测,展望2025年高考,选填题方面,将降低难度,活度平缓,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强调回归教材。这意味着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能忽视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
解答题顺序将进行调整,导数前置,解三角形后置,加重考察知识深度和广度以及知识迁移能力。“我个人觉得高考就是要打破大家原有的那种认知,对各板块的出题形式和分布状态,不会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比如,立体几何和简答题,建系不再是最优解;解三角形,不考简单的边角互换,可能融合三角函数、代数方程等其他方面知识的渗透;压轴题往往是多知识点的融合。”刘五香说。
刘五香老师提醒考生:“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再抱着战略放弃的心态对待压轴题,要注重知识的全面学习和综合运用。导数极有可能在前三道解答题中考察,复习时要落实好每一板块的基础知识,注意知识间的融合与迁移。如压轴题有可能出现概率和数列的融合,解析几何与平面几何的交汇。”
同时,2025年高考可能会更加关注社会热点,如“一带一路”的相关数据统计、人工智能等可能作为创新命题的背景。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学好数学知识,还要关注社会动态,拓宽自己的视野。
冲刺阶段复习可分四步走
2024年高考数学持续深化考试内容改革,呈现出诸多新变化与新特点。冲刺阶段,考生应如何应对?
“冲刺阶段,找准目标、集中精力至关重要。”刘五香老师表示,考生可从构建知识网、高频专题强化、限时模拟训练、整体精做四个板块着手备考。
构建知识网方面,刘五香老师建议以思维导图串联核心知识点,如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思想等,强化知识内在联系,构建完整知识体系。“我们可以在课本基础上,借助老师指导或自主思考总结来构建网络。”同时,要根据自身情况突破薄弱模块,优先解决易提分板块,像概率统计、数列等,通过专项训练提升得分能力,优化知识结构,提高解题效率。
高频专题强化上,刘五香老师指出,函数与导数专题要重点训练单调性、极值、零点等内容,掌握分离参数、构建新函数等技巧,以应对考试题目。圆锥曲线专题要总结定点、定值、最值问题通法,如联立方程加韦达定理,注意几何性质与代数运算结合。概率统计专题要强化分布列、期望、方差计算,关注与实际情景结合题目;立体几何专题要空间向量法与几何法并重,提高建系速度和坐标计算准确性。
限时模拟训练环节,刘五香老师建议每周至少安排一套模拟卷,严格按高考时间完成,适应考试节奏。考后分析得分分布,明确可提分区间,如立体几何计算失误丢分,有针对性复习提高应试能力。
整体精做时,刘五香老师强调,近三年真题至少做三遍,第一遍计时模拟,第二遍分类突破,第三遍总结命题规律。同时,还可对比不同省份新高考考卷,提炼共性考点,如函数图像识别、统计图表分析等,把握命题方向,稳定心态,提振信心,决胜高考。
错题本是提分最快的武器
“最后冲刺阶段拼的就是恒心和毅力。”刘五香老师强调,这其中,回归课本是关键,“冲刺阶段回归课本,不是机械翻书,而是用目录重构知识体系。”
如何回归课本?刘五香老师指出,第一要看课本上概念的表述,掌握关键语句和补充说明;第二看公式的推导,掌握公式的来龙去脉;第三看例题规范,学习按模板答题;第四看每一章的小结,把握知识框架,每天睡前可回忆知识点,让知识在大脑中形成清晰轮廓。还可阅读“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发现”等内容,为创新题突破提供思路。
“高考冲刺阶段,错题本是提分最快的武器。”刘五香老师强调,同学们整理分析错题时,可以按题型分类并标注错误原因。“比如可以标注错误的原因是计算错误、是思维错误,还是知识漏洞。建议大家每周都要通过错题整理分析,帮助我们总结经验教训,避免重复犯错。”刘五香老师建议,在此基础上,对反复出错题型,同学们要回归课本巩固基础知识;然后再整理深度复盘错题集,分析自己在各个知识点上的薄弱环节,强记概念公式,规范运算解题。
如,计算题先列公式再代入数据,避免跳步扣分。刘五香还拿考场规范作示例:“例如解方程题,需完整写出‘移项→化简→验证’步骤,即使结果错误,也能获得过程分。对于运算的错误,除了平常训练过程中注重心算,同时还要注重在写解题过程中,要先写公式再代入数据。”他说。
能力提升方面,刘五香老师指出,要加强基础与中档题训练,每日限时练习,保持手感,确保零失误;总结常见陷阱,如等比数列求和公比是否为1、概率问题中的放回与不放回等;通过专项训练总结解题方法,如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提升解题稳定性。
“高考数学冲刺是一场持久战,考生们要坚定信心,按照科学的方法备考。注重解题能力的提升,掌握必要的答题技巧,就一定能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刘五香老师说。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