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24》发布 中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第十位

更新时间:2025-04-01 08:54:00

图为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一款名为“盖博特”的机器人在为顾客取商品。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摄

人民日报北京3月31日电(记者赵永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31日下午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全球创新格局保持亚美欧三足鼎立态势,领先国家科技创新优势突出;中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第十位,创新资源投入持续增加,知识产出表现突出,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创新环境逐步改善,有力支撑和引领国家高质量发展。

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国家创新指数综合排名世界第十位,相比2012年的第二十位提升了10个位次,是近十余年来进步最快的国家,也是唯一进入世界前十行列的中等收入国家。从具体得分看,中国国家创新指数得分为70.1分,超过法国,与日本、英国、德国等排名5—9位国家间的差距在2.4—6.8分之间,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发达国家水平。总体来看,中国创新能力接近人均GDP在5万美元左右的欧洲国家,且仍在稳步上升。

从国家创新指数5个分指数来看,中国在各个维度均有不俗表现——

“创新资源”排名第五位。2022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约占全球的20.1%,位居世界第二位;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比重为6.57%,排名第三十四位;高被引科学家人数稳居世界第二位。

“知识创造”排名第七位。中国高被引论文数占世界份额提升,排名保持世界第一位;中国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达到335.1万件,位居世界首位;每万就业人员发明专利拥有量排名第八位;亿美元工业增加值工业设计注册申请量排名第一位。

“企业创新”排名第九位。中国三方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的比重提高至10.4%,排名世界第三位;企业研发经费与工业增加值之比、企业研究人员占全社会研究人员比重分别排名第十八位和第十六位;知识产权使用费收入占服务业出口贸易比重排名第二十位。

此外,“创新绩效”和“创新环境”分别排名第二十二位、第二十位。

据了解,《国家创新指数报告》从创新资源、知识创造、企业创新、创新绩效和创新环境5个维度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使用权威的国际组织和国家官方统计调查数据。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相关推荐

从驼铃古道到丝路“新机”:陕哈经贸合作何以“近水楼台”?

中新网西安4月2日电 (记者 张一辰)“陕西是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哈萨克斯坦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双方地缘相近、人文相亲、产业互补,发展相向而行、相得益彰,合作前景十分广阔。”陕西省贸促会副会长郑建设2日在西安表示。当日,中国(陕西)—哈萨克斯坦经贸合作对接会在西安举行,本次活动由哈萨克斯坦贸易

2025-04-02 20:42:00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人工智能ETF(159819)等产品助力布局产业龙头

截至收盘,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上涨0.7%,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指数上涨0.6%,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上涨0.3%,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中证新能源指数均下跌0.2%。工信部今日表示,将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实施培育新兴产业打造新动能行动,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

2025-04-02 19:39:00

缅甸地震120小时后 中国救援队伍再救出1人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缅甸当地时间4月2日17点40分许(北京时间19点10分许),在曼德勒市金色乡村酒店救援点,中国救援队、中国国际救援队成功救出一名男性,该幸存者已被困超过120小时,被救出时生命体征良好。中国香港特区救援队、深圳公益救援队参与联合救援。该名幸存者已转交缅甸当地医疗机构进行后续治

2025-04-02 19:37:00

中国贸促会: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各项工作基本就绪

人民网北京4月2日讯 (记者栗翘楚)4月2日上午,中国贸促会在北京举行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专题新闻发布会。中国贸促会副会长、中国馆政府总代表李庆霜表示,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开幕在即,中国馆各项工作已基本就绪,将于4月13日大阪世博会开园之际正式开馆。李庆霜介绍,综合类世界博览会已有17

2025-04-02 19:24:00

抚州职业技术学院多举措促教育高质量发展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徐光明 通讯员 余昌木)日前,江西省抚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鄢博士走进资溪县高阜镇红七军团指挥部旧址,为机关一支部党员教师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党课。学院党委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化理论学习与制度完善,构建“全链条、全场景、全周期”的党建育人生态。截至目前,学院

2025-04-02 18: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