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食丨上春山 觅茶香:云南茶叶图鉴

更新时间:2025-03-31 16:46:00

春暖花开,新茶吐绿,云南省各产茶区迎来春季茶叶生产、销售的繁忙时节。云南拥有丰富的降水和充沛的阳光资源,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为茶树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造就了茶叶多样的口感和香气。

高山云雾出好茶。云南茶多为大叶种茶,不同的产区、树种和制作工艺,让这片大地上产出了多种名茶,口感特色各有千秋。比如滇红茶、无量山白茶、冰岛茶、景迈山古树茶、老班章普洱茶、高黎贡山茶等等。

2022年,滇红茶制作技艺、普洱茶制作技艺等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组成部分,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3年,“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云南的茶被海内外更多的人所熟知。

人们到云南旅游,都会体验当地的茶文化:在茶园里采茶品茶,到茶马古道了解历史,入住茶山民宿,品尝茶叶特色菜……

作为中国茶产业大省,云南不断推进品牌化战略,稳定发展茶叶面积产量,强化茶叶品质,促进茶旅融合发展,打好茶叶特产这张“王牌”。

3月26日拍摄的被山林与茶园环绕的普洱景迈山翁基古寨(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高咏薇 摄

3月27日,人们在昆明市一家奶茶店外休闲。新华社记者 高咏薇 摄

3月24日拍摄的普洱景迈山芒洪古寨和周边的茶林(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高咏薇 摄

3月24日,在普洱景迈山芒景村,茶农王莉在树上采茶。新华社记者 高咏薇 摄

3月24日,在普洱景迈山芒景村,茶农在采摘春茶。新华社记者 高咏薇 摄

3月24日,茶农在普洱景迈山芒景上寨揉茶。新华社记者 高咏薇 摄

3月25日,茶农在普洱景迈山芒景上寨泡古树茶。新华社记者 高咏薇 摄

相关推荐

上海机动车总量超620万辆!“车多路少”通行效率却提升一成,如何做到的?

记者从市公安交管部门获悉,目前,上海机动车总量超620万辆、常态出行超460万辆,近3年的车辆增速是道路里程增速的13.9倍,3月份全市机动车在途量更是创下了历史新高。面对“车多路少”的结构性矛盾,公安交管部门优化调整了全市774处路口的信号配时方案,对全市52处路口的交通组织进行了综合性优化调整,

2025-04-02 13:20:00

中国蓝天救援云南队全力开展搜救

救援队员在帕拉宫酒店处搜救。云南网讯(记者管毓树)3月31日凌晨,中国蓝天救援云南队抵达缅甸重灾区曼德勒省后立即投入救援工作中。3月31日至4月1日,中国蓝天救援云南队队员对曼德勒5个区域进行搜索排查,先后探测到9人,因掩埋位置较深,且面临楼体坍塌危险,在奋战12小时40分钟后都未能成功。4月1日,

2025-04-02 07:49:00

走进保亭 | 保亭“三月三”:多彩活动绽放民族魅力

【来源:南海网】南海网4月1日消息(记者 胡丽齐)3月30日晚,2025年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三月三”民族团结大舞台文艺汇演在七仙广场举行,吸引了众多游客群众驻足观看,共襄文化盛宴。当晚,演出在国家级非遗技艺——黎族钻木取火表演中拉开帷幕。非遗匠人们手法娴熟,火苗瞬间跳跃而出,随后幸运观众点燃舞台中

2025-04-02 05:07:00

文化中国行丨青铜器“生病了”怎么办?来看“文物医生”如何“治疗”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代表,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古代的艺术珍品,它的器形、纹饰、工艺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青铜文物会因不同的保存状态产生残缺、变形、腐蚀等各种病害,因此,对青铜器的保护和修复显得尤为重要。走进上海博物馆,去了解文物修复团队的“文物医生”们是如何治疗青铜病害,让文物获得新生的。在

2025-04-01 22:01:00

闽南贝雕:融中西技艺 演绎大千世界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漳州4月1日电 (张金川廖珍妹连顾婷)“贝壳拥有独特的七彩光泽,能创造出五光十色的艺术世界。”从事贝雕20多年,非遗代表性项目闽南贝雕手工技艺传承人翁清香创作的每一幅贝雕作品,都包含一个不同的故事。3月28日,翁清香在福建省漳州市工艺美术馆向记者介绍闽南贝雕作品。中新网记者

2025-04-01 18: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