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金融监管局:警惕“全额退保”“人伤黄牛”等非法中介

更新时间:2025-03-20 19:02:00

北京商报讯(记者 李秀梅)3月20日,厦门金融监管局发布关于警惕保险领域“非法中介”的风险提示。

厦门金融监管局表示,近年来,厦门市金融消费市场快速发展,部分不法中介机构以“代理退保”“代理理赔”“代理销售”为幌子,通过虚假承诺、编造证据等手段侵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其中包括:

“全额退保”陷阱,表现形式:不法分子通过社交平台、电话短信等渠道,宣称“可协助全额退保”“不成功不收费”,诱导金融消费者委托其办理退保业务。

手段:教唆金融消费者编造销售误导证据,通过恶意投诉、舆论造势等方式要求保险公司提高退保金额。

危害:不法分子通常收取退保金额一定比例的费用作为手续费,甚至以“定金”“保证金”名义骗取前期费用,金融消费者最终损失远超正常退保,同时失去原有保险保障,甚至可能因伪造证据被追究法律责任。

“人伤黄牛”套路,表现形式:在事故现场或医院附近主动接触受害人,以“高额赔偿”“快速理赔”为诱饵,诱导受害人委托其代理。

手段:活跃于交通事故、工伤等理赔案件中,通过伪造医疗证明、困难证明、夸大伤情等方式要求保险公司提高赔偿金额。

危害:金融消费者不仅支付高额费用,甚至个人敏感信息(如身份证、银行卡号)被不法分子转卖用于诈骗、借贷等非法活动。

“统筹保险”骗局,表现形式:不法分子自称保险公司工作人员,以“正规商业车险”名义误导金融消费者购买“机动车辆安全统筹业务”。

手段:以低廉价格吸引金融消费者,以“正规保险公司”“销售代理”为名收取费用。

危害:“机动车辆安全统筹业务”非保险业务,无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获得保障。此类业务经营者非持牌保险机构,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金融消费者可能面临无法获得足额赔偿的风险。

针对上述情况,厦门金融监管局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警惕“非法中介”,做好“四要四不要”。

要选择正规渠道:通过保险公司官方网站、热线、公众号或线下营业网点等渠道选购保险产品、办理保险理赔、退保等业务。要保护个人信息:切勿向陌生人提供身份证、银行卡、短信验证码等敏感信息。要理性评估风险:对“无偿代理”“零手续费”等承诺保持警惕,审慎签订授权代理合同。要依法维权:如遇纠纷可通过保险公司官方客服热线、正规金融纠纷调解组织、12378银行保险消费者投诉维权热线、微信小程序“金融消费者保护服务平台”等正规渠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不要轻信第三方代理:拒绝“代投诉”“代退保”等中介,谨防个人信息被转卖。不要签署空白授权书:避免不法分子滥用委托权限进行非法操作。不要参与伪造证据:捏造事实投诉可能构成欺诈,需承担法律责任。不要拖延问题处理:纠纷宜尽早通过正规途径解决,避免损失扩大。

相关推荐

IPO长跑近十载 东莞证券这次能否迎来新转机?

来源:投资者网《投资者网》崔悦晨据深交所网站显示,3月31日,东莞证券再次更新了A股上市招股说明书,披露了最新的财务数据。这是东莞证券在深交所主板IPO受理以来发布的第六版招股书及相应的信披文件。回顾东莞证券的IPO进程,已走过了近10年。然而,近年来在监管部门支持证券公司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做优做强

2025-04-12 15:40:00

外盘头条:关税风波引发金价创新高 美国消费者信心持续下滑 通胀预期飙升 华尔街大行对前景充满迷茫

来源:环球市场播报全球财经媒体昨夜今晨共同关注的头条新闻主要有: 1、美国消费者信心持续下滑 通胀预期飞升至数十年高点 2、通胀预期飙升和市场震荡加剧美联储困境,对紧急干预持谨慎态度 3、关税风波引发金价创历史新高,黄金成“最佳投资标的” 4、沃尔沃CEO称可能需要两年时间来扩大在美国的生产 5、华

2025-04-12 05:40:00

金融监管总局:严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任何形式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北京商报讯(记者 宋亦桐)4月1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促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高质量发展提升监管质效的指导意见》指出,加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治理监管,强化对股东行为、董事和高管履职、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重点领域持续监管。强化对不良资产估值、收购转让、资产处置等重点业务环节监管。加强问题企业纾

2025-04-11 17:42:00

荷塘区:消费品以旧换新“进商圈” 商家齐聚让利展销

红网时刻新闻4月11日讯(通讯员 李芳)4月11日,“焕新荷塘·乐享生活”——2025荷塘区消费品“以旧换新”全民消费季在株洲世贸广场举办。活动为期三天,现场打造“汽车焕新区”“3C数码区”“家电区”“家装区”“电动自行车区”五大主题展区,还设置了旧家电回收区。活动现场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市民

2025-04-11 17:01:00

太原市碳账户平台上线试运行

太原市碳账户平台日前正式上线试运行,标志着该市碳管理体系进入精准量化新阶段。通过对接企业能源管理系统与政府监管平台,该平台实现了从碳排放数据采集、核算分析到应用服务的全链条贯通,使原本抽象的碳排放数据转化为更有金融价值的企业资产。作为气候投融资试点核心载体,太原市碳账户平台通过建立“碳账户—金融产品

2025-04-10 06: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