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购物怎么骗人

更新时间:2025-01-06 18:00:47

电视购物中常见的欺骗手段包括:

声嘶力竭的叫卖:

通过急促的背景音乐和加快的语速,配合厚脸皮的主持人声嘶力竭地叫卖,调动观众情绪,同时使用绚丽的画面演示。

模拟被访者假谈感受:

在广告中出现的所谓消费者采访画面,实际上是由三流演员扮演,他们声情并茂地讲述产品如何好,以此来打动观众。

限时限购蒙骗观众:

在快节奏的画面播放时,屏幕一角显示倒计时,并有主持人不断提醒“就剩最后几台,预购从速”,以此催促观众赶快下单。

夸大其词:

例如,宣称足金项链实际上是镀金项链,或者宣称国际名表、纯金加钻的手机实际上连镀金都不是,所谓的“钻石”只是人工玻璃制品。

偷天换日:

用PD(钯金)饰品冒充PT(铂金)饰品,或者对产品成分进行偷换,以部分概括整体。

霸王条款:

例如,消费者在购买优惠商品后发现问题,条款规定不得退换货;或者在出售打折商品时,服务卡上有最终解释权等规定,导致消费者在遇到问题时难以维权。

低价促销:

广告宣称的手机便宜,但实际上是翻新机或水货,无法进行正常的联保。

频“打太极”:

对产品存在的问题死不认错或推诿,售后服务人员采取拖延战术,最终使消费者放弃维权。

隐藏地址:

电视购物往往采取异地流通,电话认购、邮递送达,验货环节缺失,导致消费者在收到商品后无法验货,收款后发现问题也难以维权。

这些手段共同构成了电视购物中的常见骗局,消费者在观看时应保持警惕,避免上当受骗。建议在购买前仔细了解产品信息,选择信誉良好的购物渠道,并在收到商品后及时验货。

相关推荐

沉浸式展览:观展还是观景

【艺点】光明日报记者 张玉梅 于园媛 许馨仪在如今的艺术展览中,沉浸式媒体技术的应用已成为一种重要现象。这种虚拟与现实交汇互动的形式,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可以快速“出圈”。然而,也有专家提出,过度关注技术的奇幻场景而忽视作品本体的表达,会削弱观众对艺术作品本身的关注和思考。“沉浸式展览”的展

2025-04-20 04:47:00

以“新”促消,看青海消费市场如何“燃爆点”——2025青海经济首季观察之五

消费者在咨询和参与活动。在数码店内,消费者了解补贴政策。消费者在家电专区咨询和参与活动。本报记者 董洁 摄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反映市场活力的直接指标。在当前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消费市场的繁荣与否,直接关系到经济的稳定增长和民生的改善。今年一季度,青海省紧紧围绕“

2025-04-18 09:54:00

9部门发文促进家政服务消费扩容升级

【大河财立方消息】4月18日消息,商务部等9部门近日印发关于促进家政服务消费扩容升级的若干措施,围绕提升家政服务供给质量、促进家政服务便利消费、完善家政服务业支持政策、优化家政服务消费环境等4方面展开,促进家政服务消费扩容升级。其中,明确提出鼓励家政服务企业拓展专业深度保洁、室内空气治理、营养咨询等

2025-04-18 09:12:00

下载量仅次于ChatGPT!敦煌网在美爆火,创始人曾和雷军共同创业

近日,中国跨境电商应用DHgate(敦煌网)突然在美国爆火。公开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4月15日上午,敦煌网已一跃成为美区App Store排名第二的免费iPhone应用程序,仅次于ChatGPT。而此前敦煌网在美区App store免费榜上长期处于300名左右。另据报道,4月16日,美国苹果应用商

2025-04-17 06:41:00

21天狂瘦20斤?素人减肥“经验分享”帖暗藏玄机

“月瘦20斤”“一周掉秤10斤”……在一些社交平台上,素人减肥帖随处可见。《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这些看似真实的“经验分享”,实为一些商家操控的营销剧本:或是用小号自导自演、伪装成素人(普通消费者)进行测评,或是雇用水军刷评营造虚假口碑,最终将消费者引入假货横行的私域交易链。受访专家指出,当减

2025-04-16 09: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