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头诗‖幸有心期当小暑·葛衣纱帽望回车
2023-07-07 09:32:52
更新时间:2023-04-09 16:54:14
中国佛教到了南北朝,已由翻译(经文)时代而进入研究时代。当时的佛教,得到统治阶级的大力扶植,尤其是北魏与南梁。北魏的统治阶级除了大事建寺、度僧,还不惜付出浩大的代价,开凿石窟,他们的目的是为了所谓“修福”、“行善”,却设想到这些石窟成为后世震惊世界的伟大石窟艺术。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西域来了一个僧人跋陀,获得佞佛的孝文帝所敬信,便在嵩山少室山北麓丛林中,兴建一座寺院,施给跋陀。这座寺院,就是少林寺。
看来在嵩山建寺,是跋陀自己所选的地点,嵩山像一朵莲花,少林寺是建筑在莲花之中。这是后来闻名中外的少林寺创建的历史。跋陀传度了慧光、僧稠等弟子,这些弟子有许多懂得武功,如僧稠(跋陀一系的少林二祖),当小和尚的时候便已习武,是一个强健骁武的高僧;慧光12岁时在洛阳城天街井栏上反踢毽子,能一口气反踢500,被跋陀收为弟子。后来跋陀传灯转移,没有在少林寺传宗接代继续发展。
道教与佛教的相轧,引起了南北朝时代的两次“废佛事件”。第二次废佛是周武帝时期,陈宣帝六年(公元574年),那时少林寺已有79年历史,废佛就是将佛教消灭至没有的状态,少林寺自然是逃不掉这一场劫难。
“十三棍僧救秦王”
大象年间,北周静帝字文衍(公元579-581年)重兴佛寺,被遭废弃的少林寺又重获生机,废佛时遣返乡间就业的少林和尚又回到嵩山。静帝将少林寺改为陟岵寺。
静帝立后不久,禅让于大丞杨坚,杨坚称文帝,国号隋。这个在尼姑庙里出生并由一个尼姑抚养成人的隋文帝,对佛教更是大力扶植,他把陟岵寺恢复旧名,仍称少林寺,并赐柏谷屯田100顷,以供寺僧食用资费,少林寺又渐渐佛业兴隆。
少林寺在古文献上开始有武功记载,就是隋末“拒贼”。隋炀帝大业年间,天下大乱,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当时的少林寺,常住财产丰富,畜有奴仆,便成为起义农民的攻击对象。寺内有僧徒数百,亦有许多练武的僧人,和起义军对抗。后来不知胜败如何,但少林寺却被起义军纵火焚烧,把整座寺院焚毁。
少林寺遭了这一场大灾劫,元气大伤。到了唐王朝第一代皇帝李渊的时候,他的儿子李世民(后来的唐太宗)以太尉、尚书令、秦王等身份,率兵进攻洛阳的王世充。李世民曾写信给少林寺的和尚,要他们助战,僧人以昙宗为首的13个和尚,率领僧人下山,先解救了被王世充围困的李世民,然后逼降王世充,生擒王世充侄儿王仁则,为唐太宗立下了汗马功劳。昙宗被封为大将军,其余12人不欲授官,正是“时危聊作将,事定复为僧”。唐太宗各赐紫罗袈裟,还赐少林寺大量银两,田地40顷,水碾一具。唐太宗还准许少林寺设有“僧兵”,准许和尚习武,而且还认为练武则不能缺少营养,竟御准少林和尚食肉。
唐太宗时代,是少林寺的一个全盛时期,隋末全寺被焚,这时又殿宇林立,全寺占地1万余亩,大殿14座,房舍50余间,寺僧千余,还有500僧兵。
历尽沦桑
少林寺过了一段鼎盛的日子,到了唐武宗李炎(公元841-846年)时候,又遇到武宗灭佛。武宗是李唐一代21个皇帝中唯一坚决反佛的皇帝,当时全国有大、中佛教寺院4600所,小庙宇4万多处,全部被废毁,寺院的财货和肥沃良田数千万顷一律没收,被逼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少林寺自然又遇了劫数,殿宇被拆毁,变成废墟。
武宗灭佛一年多,宣宗即帝位,立即下敕恢复佛教,少林寺又得要从头建设了。
荒凉的少林寺,到了宋朝,又回复兴盛,那时的寺房发展到数百间,寺僧已达2000人。少林武术自唐代兴起,据说五代十国时,高僧福居邀集18家武术名手来少林寺学习演练三年,各取所长,汇集成少林拳谱。而到了宋代,又推进了一大步,那时已收容俗家弟子,传说宋太祖赵匡胤和岳飞,都是得到少林真传。
元代的少林寺仍维持它的鼎盛,寺僧也有2000余人。到了明朝嘉靖年间,倭寇侵扰沿海地带,少林寺以月空为首的40多个和尚,应召组织了一支僧兵,开赴上海附近的淞江一带,抵御倭寇,用铁棍作武器,英勇杀敌,尽歼敌酋,后来不幸误中埋伏,这40多个爱国和尚全部壮烈牺牲。
明朝的少林寺已达到兴盛的巅峰,寺内的许多建筑都是这时期重建。所谓达摩的《易筋经、洗髓经》,也在此时出现。这其实是伪托之作,《易筋经》是达摩未来中国之前早已存在的导引术,《洗髓经》则是道家采捕御女的邪说。达摩不懂武功,不是少林武术的创始人,已是经过考据家而肯定的了。
说达摩是禅宗的初祖,这也是值得研究的,因为并不是在达摩生前由他宣言而成立禅宗,却是在他死后200余年,始有禅宗这一个名称,捧达摩为初祖,而后世的禅宗,亦没有将达摩所说作为根本教义。
少林寺流传有很多达摩的荒诞离奇的传说,公元1750年,乾隆皇游览少林寺,随从大臣把达摩“一苇渡江”“面壁留影”“只履西归”这些“事迹”告诉他,乾隆皇就不相信。他对随从大臣说这些都是无稽之谈,亦不用去作无谓的考证。
少林寺到了清代,开始出现老化的趋势。传说少林寺曾被清庭纵火焚烧,事实是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少林寺并未被焚,反之这些清朝皇帝,还敕修这座千年名刹,现存的少林寺建筑物,都是明清以后重修的。目前的少林寺山门,是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奉敕创建,“少林寺”横匾,是清康熙皇帝亲笔书写。但目前的横匾,字是御笔,但匾的形式却与当时不同,据说山门曾失火被焚,横匾亦被焚去一角,“少”字是后来一个书法家补上的。
少林寺碑林内,两旁碑刻林立,多是唐宋著名书法家的珍品。传说乾隆皇当年游少林寺时,曾立一座石碑,寺僧发觉碑林内有几块石碑竟高出皇帝的石碑之上,也就立即将这几块石碑埋藏地下,最近才将石碑掘出得以重见天日。
少林寺最大一次灾劫,是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军阀混战,少林僧人站在樊钟秀一方,让樊军驻扎寺内,樊钟秀败退,石友三一怒之下,派兵焚寺,一场大火延续焚烧了45日夜,把寺内无数殿、堂、楼、阁和很多经文刻木古文物化为灰烬。
1979年,河南省开始对少林寺进行维修整理,少林寺这祖国的珍贵文物,又开始发放它的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