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头诗‖幸有心期当小暑·葛衣纱帽望回车
2023-07-07 09:32:52
更新时间:2023-07-12 17:29:36
说起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有的地方也叫黄骨鱼、嘎牙子、昂刺鱼、黄鳍鱼,这种鱼广泛分布于珠江、长江、松花江、黑龙江等南北水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优质淡水鱼类。黄颡鱼肉质鲜嫩、营养美味、经济价值高,不仅受到了国内消费者的热烈欢迎,在日本、韩国、东南亚等海外地区也有巨大的消费市场。
2018年,我国全国黄颡鱼养殖产量的高达48万吨,占全国淡水鱼养殖总产量的1.65%,在单品产量上成功排进前10名。关于我国黄颡鱼养殖,湖北省一直保持着“龙头”地位,占全国总产量的28.44%,其次是浙江(16.46%)、江西(11.02%)。小小的一条黄颡鱼,近几年掀起了一股又一股养殖热潮,发展势头相当强劲。
那么,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特种水产养殖品种之一,黄颡鱼有哪些养殖特点?如何养殖黄颡鱼才能健康高产呢?
黄鳝鱼属于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吻部圆钝扁平、胸鳍和背鳍均有硬刺、身体青黄且伴有不规则褐斑,这些都是黄颡鱼的标志性特征。
神奇的是,黄颡鱼胸鳍部位的硬刺在活动时还能够发出“嘎吱”的声音,如果用手抓住其中一侧的硬刺,另一侧还可以继续发出声音。
▲黄颡鱼的背面观和腹面观
黄颡鱼为什么能发出这种奇怪的声音呢?
通过解剖黄颡鱼的胸鳍骨根部可以发现,胸鳍骨末端与中轴骨相连处是一个半月形的关节,该关节外侧粗糙,内侧光滑,抓住胸鳍稍微向外拉扯就可以发出“嘎吱”的声音。因此,黄颡鱼的“叫声”与口腔或鱼鳔的震动无关,而是因为胸鳍骨末端关节面的相互摩擦产生的。
▲黄颡鱼胸鳍和背鳍前端的硬刺
另外,黄颡鱼还有4对须,属于触觉器官,能够帮助它们在浑浊的水中找到食物。黄颡鱼的食性很广,尤其偏爱荤食,幼年时期的黄颡鱼喜欢吃浮游动物和水生昆虫的幼虫,成年以后则以小型鱼虾和无脊椎动物为食。在其他鱼类的繁殖季节,黄颡鱼还经常吞食其它鱼类的鱼卵(可能成为敌害鱼种)。
规格大小不同的黄颡鱼在食性上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体长2~4厘米的黄颡鱼,主要以枝角类和桡足类为食;体长5~8厘米的个体,主要摄食各种水生昆虫和浮游动物;超过10厘米的个体,除了喜欢捕食各种天然的饵料生物外,还喜欢人工配制的荤腥颗粒饲料。
作为典型的温水性鱼类,黄颡鱼在6~38℃的范围内都能够正常存活,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28℃。与其他鱼类相比,黄颡鱼耐低氧的能力较差,当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在3mg/L以上时生长体征表现正常,但是低于2mg/L就会出现浮头,低于1mg/L时就会大量窒息死亡,因此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增氧。
大型黄颡鱼一般在200~300克之间,但在自然条件下这种鱼的生长速度非常慢,长到这么大可不容易。初孵仔鱼生长1年,体长可以长到5.6厘米,体重5.7克;生长2年体长才9.83厘米,体重20.6克;生长3年体长可以达到13.5厘米,体重36.1克;生长5年体长17.7厘米,体重81.3克。以上数据都是在实验中得到的平均值,这种生长速度显然难以满足养殖需求。
但是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由于饵料充足、营养供应全面、水温控制得当,黄颡鱼基本上在当年就能达到上市规格。
随着黄颡鱼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苗种需求量肯定也会随之升高,因此黄颡鱼的人工繁育也就顺其自然,成为了缺口很大的高利润行业。
用于繁育的黄颡鱼亲鱼一般来自于良种场或江河、湖泊、水库,也可以在养殖池塘中选育。亲鱼要选择体质健壮、个体硕大、品种纯正、鳍条完整、无病无伤、性腺成熟的2龄以上个体,雌性重量要达到100克以上,雄性个体200克以上。
黄颡鱼的雌雄性状也比较容易区分,雄性黄颡鱼在臀鳍前端有一个突出的0.5~0.8厘米的生殖突,雌性个体则没有生殖突。另外,雄鱼形体大又长、腹部紧实,雌鱼形体则短而粗、腹部膨大柔软。
▲▲选用的亲鱼规格要大、体质要好
如果还是感觉难以区分,这里再提供一个简单的方法:看腹部小孔的数量。雄性黄颡鱼腹部只有一个开孔,即泄殖孔,而雌性黄颡鱼腹部则有两个开孔,分别是生殖孔和泌尿孔。
在放养亲鱼前要用3%~4%的食盐水浸泡消毒10分钟,这是为了减少感染,也是提高繁殖成功率的关键。亲鱼的放养密度一般为:每公顷放养1800~2300尾,雌雄比例控制在1:1.2左右。在每年的3月上旬,需要动用一定的人力将雌雄亲鱼分到不同的池塘单独培育。
在亲鱼培育期间,水温高于15℃就可以开始投饵,一般以新鲜的小鱼小虾为主,每天的投喂量是亲鱼体重的3%~4%。到5月份上旬,每天投喂2次即可;5月中旬以后,雌雄亲鱼进入性腺发育的关键时期,每天的投喂次数增加到3次,每餐控制在一个小时内吃完即可。
现在市场上常见的催产药物有脑垂体(P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排促排卵素(LHRH-A,又叫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的类似物)以及多巴胺(RES)等等。这些药物的作用就是代替雌雄亲鱼在自然状态下所受到的生理及生态刺激,2~3种催产药物混合使用效果更好。
在注射催产激素时,雌鱼一般采用两次注射法,第1次占注射总量的 10%,第2次注射剩余全部剂量,雄鱼只注射一次就可以了,剂量为雌鱼的50%~60%。
注射方法有两种:胸鳍基部注射和背部肌肉注射。
人工受精后,受精卵可自然孵化。成功受精的卵为黄色,表面具有粘性。由于卵的比重比水大,因此在静水中会沉在水底。为减少死卵,孵化期间应用10毫克每升的亚甲基兰溶液浸泡2~3次,孵化温度控制在22~29℃之间。一般而言,经过56~62个小时的孵化,受精卵就开始脱膜了。
对于粘性卵,生产上一般采用滑石粉和黄泥浆脱粘,其中最常用的就是黄泥浆脱粘法。
刚开始孵化出的仔鱼体质虚弱,往往需要通过一个中间的培育过程来强化体质,增强营养,这个过程被称为暂养、标粗或者中间培育。
▲▲体质健壮、规格整齐的黄颡鱼幼苗
标粗池一般用小水泥池或者40~50目的网片做成小网箱,每立方水体可以放养1.5万-2万尾鱼苗,水深维持在0.6~0.8米即可。为减少敌害生物的侵扰,在入水口要用40目的纱绢过滤,在后期鱼苗下塘后也是如此。
如果选用网箱标苗,那么深度控制在0.3~0.8米均可,每立方米放养0.8万-1.2万尾左右。同时要保证水质清洁,溶解氧含量不低于5mg/L。
标粗进行10~15天后,鱼苗的规格已经达到5-8mm左右,这一阶段的鱼苗称为“水花”。
鱼苗下塘前的10天,要用生石灰或者漂白粉对池塘进行彻底的清塘消毒。在清塘药物的毒性消失之后(生石灰药性失效时间为7~10天,漂白粉失效时间为4~5天),再将已经发酵腐熟后的有机肥作为基肥,进行肥水工作。
▲黄颡鱼幼龄鱼种
池塘中水色形成、轮虫的繁殖达到高峰期时是鱼苗下塘的最佳时机。鱼苗下塘后食性会发生一系列转变,从原来的幼虫无节幼体到小型枝角类再到大型的桡足类,这些天然的生物饵料完全都是由池塘提供的,因此在养殖前期并不需要投喂人工饲料。
鱼苗下塘10~15天后,基本都能长成1.5~2厘米的稚鱼,被称为“乌仔”;鱼苗下塘20~30天后,长成体长3厘米的“夏花”——这一阶段的鱼苗就可以开始出售了。
每年的3~4月是放养黄颡鱼鱼种的最佳时间,每公顷水面可以放养20克的鱼种3万-7.5万尾。当然要想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还可以搭配1500~2300尾团头鲂(体重100克左右)、750~1200尾鳙鱼(体重50克)、3000尾鲢鱼(体重50克)。
注:配养鱼种的放养数量还是以1公顷水面计算,具体放养密度可根据当地的情况灵活确定,以上方案仅供参考。
在以上混养品种中,鲢鱼以浮游植物为食,鳙鱼以浮游动物为食,团头鲂则可以消灭底栖生物和部分残饵,因此各个鱼种之间相互配合,能够充分利用池塘的水层空间以及营养物质,使养殖效益达到最大化。
▲黄鳝鱼的混养品种,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是:团头鲂、鳙、鲢、黄颡鱼。
黄颡鱼的混养也大有学问,并不是所有的水产品种都适合与黄颡鱼混养在一起。由于黄颡鱼本身是肉食性的,因此像淡水沼虾、淡水螯虾、小型鱼类等并不适合与黄颡鱼混养。
此外,在日常的养殖管理中,要坚持“四定”投喂:定位、定时、定质、定量。
黄颡鱼在我国各大城市有很高的需求量,近年来全国的养殖产量也在不断升高,市场价格也一直相对坚挺,总体来说有着很不错的养殖前景。在大宗淡水鱼跌成“白菜价”的当下,黄颡鱼无疑成了大多数人的选择。
▲黄鳝鱼养殖前景广阔。
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黄颡鱼的生态养殖及混养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全雄黄颡鱼等优良品种也得到大力推广,苗种培育也因此成为了近年来新兴的暴利行业。在养殖过程中只要勤于观察、善于总结经验,坚持做好科学投喂与管理,想要获得高产能、高效益还是大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