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头诗‖幸有心期当小暑·葛衣纱帽望回车
2023-07-07 09:32:52
更新时间:2023-04-25 18:23:06
说起嫪毐,相信很多人都对他嗤之以鼻,一个假太监,靠自己惊为天人的能力,讨好秦始皇的母亲赵姬,成功上位,靠赵姬的力量成为长信侯,自称是秦始皇的假父,最后竟然想要造反。
从嫪毐的成功上位到他最终被处以极刑,很多人都会说他是咎由自取,小人得志的结果就是自己的欲望越来越大,最后送死。
但是细细琢磨,嫪毐其实是一个悲剧人物,可以说是小人物的悲剧,也可以说是“神仙打架,嫪毐遭殃”。
他的悲剧不仅仅是自己作死,更显示了大一统前期的秦王朝的权力斗争,这权力斗争以嫪毐之乱开始,一步步都在秦始皇嬴政的步步算计下,直到统一六国。
在历史的长河里,每个人的出现都有其必然性,嫪毐,在这权力的漩涡中是一枚棋子,但是他的出现,似乎也加速了秦王朝统一的进程。
嫪毐,在进宫之前本来只是一个市井混混,可能社会难混,而恰好当时吕不韦正招贤纳士,他于是抓住了机会,投到了吕不韦门下。
当时的战国四君子都喜欢宾客,而身在强秦的吕不韦自然也不甘示弱,自己也广纳宾客,“食客三千人”,他们都能言善辩,论天下之事,著书立说。
吕不韦在当上相国之前就是一个商人,商人最擅长的便是做生意,在吕不韦的一生中,他做了两次成功的投资,一次失败的投资。自己独特的眼光将他推到了权力的顶端,也因独特的眼光使自己送命。
成功的投资便是子楚和赵姬,子楚便是秦始皇的父亲后来的秦庄襄王,赵姬便是秦始皇的母亲。
子楚原本是一个不得宠的王子,偶然的机会,吕不韦发现了这个人才,他利用自己商人的头脑,让子楚结交当时最为得宠的华阳夫人,华阳夫人认子楚为继子,利用华阳夫人得宠的地位,子楚很顺利被立为太子。赵姬本是吕不韦的侍妾,无奈被子楚看上,吕不韦将赵姬送给了子楚,生下嬴政后,子楚立赵姬为夫人,此刻,他们夫妻二人和吕不韦的关系便从此难舍难分。
安国君继位一年后一命呜呼,子楚顺利登上王位,他也履行立当初的诺言,立吕不韦为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从此,吕不韦的晋级之路飞快,子楚登上王位后很快死了,此时年仅13岁的嬴政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这时候嬴政虽然登上王位,但是一来年纪小,二来,朝堂上除了吕不韦没有人可以帮他,加上丞相的位子,吕不韦帮助嬴政处理朝政顺理成章,此时也到了吕不韦权力的巅峰时期,嬴政也称他为“相父”。
只是,随着嬴政一天天长大,吕不韦也开始担心起来,他和赵姬偷情的事情会不会被嬴政发现?此刻自己权倾朝野是嬴政的“相父”,会不会有一天自己也成为他的肉中刺?那样自己应该怎样自保呢?
彼时的赵姬正是如狼似虎的年纪,吕不韦想要脱身又谈何容易。
吕不韦想到来自他门下的一名“天赋异禀”的人——嫪毐,他政治清白,虽然是个市井小混混,但终究一个小人物能在后宫掀起什么浪花呢?基于此,吕不韦将嫪毐以太监的名义送到赵姬的宫中。正值壮年的嫪毐,自然也比吕不韦更强,带给赵姬更多的满足感。这样,赵姬有了面首,也不会想到他,这对于吕不韦来说,摆脱了一个大麻烦。
事情发展到此,吕不韦这招也算上高明,可机关算尽精明一世的吕不韦,唯独少算了一件事,人性。
而嫪毐呢?他知道自己就是让太后发泄情欲的工具,他进宫的任务就是讨好太后,满足太后。所以太后是他唯一的依靠,也可以说是唯一的筹码,只要太后永远得势,他的前途就会一片大好。
最后,吕不韦做梦也没想到嫪毐这个曾经寄居在他门下的小混混,最终竟然会成为自己最大的对手,这个小人物,没想到会掀起如此大的波浪。
但是,身处权力的漩涡,吕不韦不可能独善其身,自己无论怎样小心谨慎,都会被卷进去,难以自拔。
对于嬴政来说,他是心甘情愿叫他“相父”吗,还是基于年纪小,无奈为之?如果到了嬴政亲政的时候,“相父”会不会成为他的眼中钉?人心难测,伴君如伴虎,可能吕不韦还没有掌握到其中的含义。
在嬴政,赵姬,吕不韦甚至是嫪毐,四个人的关系中,他们各有各的算盘,并且在各自的打算中,似乎又彼此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对于嬴政来说,亲政之前他想要吕不韦帮助自己处理政务,但是亲政之后,他又害怕吕不韦分权,所以他和吕不韦的矛盾是最大的,而吕不韦将嫪毐送给赵姬也是想要自保的一部分,但是这个却不是最主要的那一个,最主要的矛盾在嬴政和他之间似乎是不可调和的,此时的吕不韦想的不是权力,而是怎样使自己全身而退。
对于嫪毐和赵姬来说,他们最想要的是如何自保,嫪毐得到的好处多了,欲望大了,想的便是如何能成为朝廷的肱骨之臣,要是能把吕不韦挤下去那就更好了。而嬴政正在长大,马上亲政;而嫪毐则凭借太后的恩宠势力逐步扩张,吕不韦的情况可以说是四面夹击,是最危险的。
任何一个朝代都是一场又一场权力的游戏,这些权力的游戏又各有各的不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一样的精彩。
战国时期,这个群雄并起的年代,不仅国与国之间,国家的内部,甚至是这个国家内部的斗争,都是精彩的“游戏”。
而对于秦国来说,这场游戏尤为精彩。这主要表现在秦统一六国的进程中。
很多人都有疑问?秦的强大不是始于秦王政,而是在很久以前,秦国就有实力横扫六国了,为什么迟迟不动手,而嬴政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魄力,完成了祖先几代人都未竟的事业?、
其实,秦之所以没有那么早统一六国,最主要的原因是秦国内部的矛盾。
从秦昭襄王、秦庄襄王到秦王嬴政,他们三个的上位史,全都是在秦国的外戚作用的结果,秦昭襄王靠自己的母族,楚国外戚的支持下,由燕国的质子回国继承王位,并靠魏冉为主的楚系势力联合另一支在秦国的韩系外戚势力击败异己,继承王位。
而秦庄襄王则同样是依靠华阳夫人的关系登上王位,秦庄襄王母亲夏姬是赵国人并不得宠,所以前期的时候,秦庄襄王子楚是赵国的人质,在吕不韦的打点下靠上了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母族是楚国,加上她得宠且无子,所以子楚认她为母亲,得以登上王位。而嬴政也是靠这个关系,得以继承父亲衣钵,到了嬴政这一代,不仅有楚国势力,还有自己的母亲一方赵国势力,所以想要完成统一大业,首要的任务就是清除外戚的势力,大权在握,才能成大事。
当然,不光光是秦国,战国时期任何一个国家的运作都不是独立进行的,想要成大事必然会先不拘小节,所以各国之间的关系是矛盾的但是又相互联系的,所以,为了安定,为了平衡各个国家的关系,最好的方法就是联姻,而联姻带来的便是各个国家都会有外戚,他们有的可能会决定那个王子登上王位,甚至有可能把持着朝廷的命脉。
所以,之所以秦朝到了秦王嬴政的时候才统一六国就可以解释得通了,因为有外部势力的存在,他们不会允许秦王灭掉自己的母国,要是灭掉母国,轻则外戚产生异心,严重了很有可能会起兵造反,所以秦朝消灭外戚的过程,也是自己吞并六国的过程。
所以,到了嬴政继位的时候,外戚仍旧是存在的,主要是赵国,楚国和韩国的势力。赵国势力便是以吕不韦和太后赵姬为首,楚国势力以华阳太后为首,而韩国主要是夏太后,也就是子楚的生母夏姬为首。
其中最强的,也是嬴政最忌讳的便是赵国的势力,因为吕不韦是秦庄襄王和嬴政能登上王位幕后最大的推手,也因此,吕不韦掌握着此时秦国最大的权力范围。
而嬴政在亲政之前还要依靠吕不韦来帮他安稳朝政,到真正亲政的时候,吕不韦就是他最大的敌人,所以想要推翻赵国的势力,最好的办法,大概就是让他们自相残杀,也就是吕不韦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他亲手将嫪毐送给了赵姬,嫪毐后来凭借赵姬的势力,到了可以和吕不韦抗衡的地步,吕不韦则慢慢处在了权力斗争中的劣势。当然这也完全顺了嬴政的预料。
嬴政登基后的第七年,嬴政命成蛟(嬴政同父异母的弟弟)率军攻打赵国,后在屯留叛秦降赵,以成蛟为首的韩国实力从此在秦国消失殆尽。
嫪毐凭借太后赵姬的宠爱升为长信侯,得到山阳为其封地,此时是嫪毐权力巅峰时期,秦国宫殿的房屋,车马,衣服都用之不尽,后宫事无巨细皆向他请示,嫪毐甚至将河西的太原郡更名为“嫪毐国”。
《史记》记载“嫪毐常从,赏赐甚厚,事皆决于嫪毐。嫪毐家僮数千人,诸客求宦为嫪毐舍人千余人。” 这和吕不韦的食客三千人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嫪毐的得势,稀释了吕不韦的势力,此时那些只给吕不韦送礼的人也在考虑是送吕不韦合适还是送给嫪毐合适,这让吕不韦内心愈发感觉不适。
当然,如果嫪毐满意于此,也许他会一生衣食无忧,可是自己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封了长信侯,和赵姬生了两个儿子,他的手自然要伸到更远的地方,他认为这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应得的,自己伺候好了太后,太后现在已经离不开自己了,自己应该有更丰厚的待遇,区区一个长信侯又算得了什么?
嫪毐和吕不韦之间的矛盾,终于在嫪毐自己作死的道路上达到了高潮。
在他被封为长信侯的第二年,这一年也是嬴政亲政的一年。有一天,嫪毐和一位大臣在饮酒,双方因为一个话题争论不休,嫪毐生气地说:我是秦王的假父,你这卑贱之人,怎敢与我为敌?
这件事情,那个大臣很快就告知了秦王,秦王政九年,有人告发嫪毐不是宦官,且经常和太后行秽乱之事,二人育有两子,密谋“王即薨,以子为後”。此时嬴政立马下令彻查此事,并查明属实,并且这件事还和吕不韦有关。
嫪毐知道了自己被告发的消息,就在嬴政去雍城举行冠礼的时候,嫪毐担心自己的罪行败露,于是和党羽密谋,偷走了太后的印章,在秦王所在的蕲年宫发动了政变。
嬴政早就感觉大事不妙,所以令昌平君和昌文君指挥,讨伐叛军。嫪毐党羽被剿灭上百人,嫪毐逃走后,嬴政下令全国,举报者有奖,活捉嫪毐,赏赐百万,杀掉嫪毐的人,赏赐五十万,最终嫪毐被五马分尸,其党羽和有关系的人都没有免于死刑。
同年九月,嬴政下令灭嫪毐三族,他和赵姬所生的两个孩子也被摔死。
此事,吕不韦也脱不了干系,只是此时嬴政念在他的功劳,没有对他下手。
嫪毐政变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嫪毐发动叛乱是想杀掉嬴政,立自己的孩子为王吗?似乎又不是,为什么他要等到嬴政不在自己的住所,而是去雍城举行冠礼的时候才发动这场叛乱?那他既然不想自立为王,那他发动叛乱的目的何在?
男人所追求的无非是钱和权,既然他不缺钱,那肯定想要的便是权了,他是秦王嬴政的假父,是嬴政母亲最宠爱的人,自己拿着太后的印章,自然以为这场政变是太后同意的,既然是太后同意,那无论是嬴政的宫里人,包括嬴政自然是不敢反抗的,那他不就是说什么是什么了。这样即使是吕不韦也最终听命于他,他和吕不韦之间的矛盾也就不攻自破。
只是他没有想到,他周密的计划,早就被嬴政知道了。而且嬴政也根本不在乎太后的大印,自信满满想要大权在握的嫪毐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掉进了嬴政的圈套,嬴政知道他和吕不韦之间的权力争夺战,他也知道,此时的赵国外戚独揽大权,拿掉母后赵姬的权和吕不韦的权,那他统一六国的进程便又少了一层阻碍,那嫪毐此次政变正好一石二鸟,既软禁了太后,又警告了吕不韦,让吕不韦如坐针毡,让吕不韦离开权力中枢的日子便指日可待。
此时的嫪毐正是嬴政的一枚棋子,因为自己的狂妄自大,白白送了性命。
嫪毐之乱一年后,嬴政免去了吕不韦的职位,回到自己的封地。
吕不韦做丞相的时候,因为门下宾客众多,回到封地以后,来往宾客更是络绎不绝,秦王已经对他讳莫如深,知道这件事后,嬴政写信给他:“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
吕不韦终于知道了,这是嬴政在一步步将他逼上绝路,送嫪毐进宫的那一刻,他做梦都不会想到,这个曾经的市井小混混竟然有这么大的野心,分得了自己的权力,也因为送他进宫的事情被发现而将自己送上了绝路。
他害怕在发配往蜀地的路上会被杀,于是自己先一步吃毒药自杀了。
赵姬也在一年后,被秦王接回了咸阳,此时的赵太后再也不嚣张跋扈,直到去世和庄襄王合葬在芷阳。
嬴政所忌讳的赵国势力也终于被消灭,大一统的道路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接下来便迎来最难的挑战,如何清除楚国的势力。
秦国和楚国的发际都是从蛮荒之地经过一步步经营成为一代强国,两个国家之间有矛盾摩擦,更是相辅相成,秦王在清除楚国势力面对的阻碍要比消灭吕不韦势力更加困难。
所以,秦灭六国,并不是简简单单谁厉害谁就赢了,秦国是最强大的,那秦国就可以随随便便灭六国,实际上,这是一张十分复杂的关系网络,秦国想要横扫六国,那就必须要将关系网捋清楚,然后一步一步逐个击破。
秦国能大一统是数代帝王勤政的结果,也是各个势力逐个击溃的结果,这是需要机遇和巨大挑战的,更需要一个有见地的政治头脑。嬴政得心应手地运用了“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一个一个逐步击破,等到外戚势力消灭干净,然后再逐个消灭六国。
而嫪毐,只是政治斗争中的一个牺牲品,也可以说他“小人物发挥了大作用”,他的此次叛乱让嬴政在清除外戚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