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头诗‖幸有心期当小暑·葛衣纱帽望回车
2023-07-07 09:32:52
更新时间:2024-08-24 09:17:41
2010年我硕士毕业,时至今日步入社会已整10年。白天朝九晚六地在公司上班,下班后偶有加班或参加应酬或处理自己的私人事务或懒懒地待着。自媒体这两年持续营造一种35岁女性职场中年危机感,除了给身处其中的女性带来焦虑,似乎也是在不断强化用人单位的偏见与歧视。85年的我已于今年正式步入了所谓的35岁尴尬年纪,除尚存奋发上进的斗志以及间歇性焦虑外,我庆幸自己还是一枚“文艺女中年”。
文艺女中年并不是中年人养成了文艺的内心,而是曾经的文艺女青年变老了。是的,虽然我极不愿意承认自己变老的事实,但每当对着镜中的自己扒拉着越拔越多的白发,即使少吃也控制不住体重秤不断攀升的数字,对比照片里曾经20岁+的光泽面庞上多了法令纹与眼袋,我不得不承认,我确是姐姐辈了。说到“文艺”,到底文艺女青年是一群什么样的人?第一个让我联想到文艺女青年的是徐静蕾。文艺女青年未必都是文化人,而是一种精神状态,有一些与金钱无关的爱好或特长。她们一般特立独行、我行我素、独来独往却不觉孤独,在与自己独处的时光中感到一种小确幸的东西在心中荡秋千。
周末的我通常会花一个下午找个舒服的咖啡馆待着,抑或是在户外骑单车瞎溜达。大多我是一个人做这些。比如今日,漫无目的、毫无计划地骑车来到北师大南门的雕刻时光咖啡馆。这是一家老店,具体什么时候开业的我不清楚,只知道我2007年来北师大求学起它便一直存在。时至今日,也起码十年光景了。入口门脸狭窄不起眼,只在门头悬着一块绿色的“雕刻时光咖啡馆”招牌。曾经一层是条闲置的过道,如今已租出去,变身为一家花香四溢、温馨美好的花店。穿过花店,顺着木质楼梯往上走,就能发现别有洞天,一股浓浓的文艺气息和咖啡香扑面而来。咖啡馆在二层经营,靠马路的一侧都是白色的、老式的落地格子窗,与马路对面师大校园的苏联风格红砖建筑相呼应,光线透进显得咖啡馆格外的通透。如果有幸寻得靠窗的桌椅,低头看书、码字都是极好的位置,累了抬抬眼,即可看到学院南路茂密的绿树,也十分便于观察咖啡馆内人们的言行。斑驳的实木地板、老旧木书桌、满墙书香、赏心悦目的绿植花草、类似缝纫机这类80年代的老物件等,可瞬间让一个浮躁的人安静下来,获得心灵的即刻平静。
系本人原创图片,如转载须注出处
系本人原创图片,如转载须注出处
年少时(事实上是读研期间,生理年龄并不年少了),我在此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没错,人到中年后也开始无意识地喜欢回忆过往。刚来北师大读研时,我22岁,虽那时也经历了一些人生的坎坷,但总体还是懵懂、快乐的。我是英语专业保送到北师大读研究生的,自己选择了攻读翻译方向,二外是德语。因为专业学习的缘故,不久认识了好些师大的留学生。其中缘分较深的是一个德国帅哥,Felix, 190的个头,金发碧眼,高颜值,挺有绅士风度。那段时间,我和Felix经常约在师大花园和这个雕刻时光咖啡馆里畅谈,汉语、德语、英语随时切换,海阔天空,无所不谈。长期下来,他的中文是提高了很多,而我的德语似乎还是不能开口,直到我去了德国。但那段畅谈的时光,现在回想起来很是美好,这个咖啡馆记载了我的青春记忆,像极了它的品牌涵义——Scrupting in Time。有些事物、有些见过的人、有些走过的路,与功名利禄无关,只关乎我们的心灵滋养。
如今我已是中年,经历了些许岁月的风吹雨打,所幸曾经的那些美好和文艺仍在我心中,也雕刻在时光里。在与自己独处的时间里,不必迎合世界,只跟随我心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