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哪些行为是诽谤

更新时间:2025-01-13 06:40:59

捏造并散布虚假信息:

在网络上发布不真实的信息,以损害他人的名誉。

恶意攻击:

以侮辱、谩骂等方式对他人进行攻击,损害其名誉权。

人身攻击:

针对他人的个人特征、外貌、家庭等进行攻击,伤害其自尊心。

散布不实信息:

故意传播没有证据支持的信息,贬低他人形象。

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诽谤:

通过社交媒体、论坛、博客等平台发布诽谤内容,扩散影响力。

组织或指使他人散布诽谤信息:

通过网络散布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或篡改他人原始信息内容进行散布。

情节严重时的法律后果:

当网络诽谤信息被点击或浏览次数达到一定数量,或造成被害人或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或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再次诽谤他人时,可认定为“情节严重”,行为人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

这些行为不仅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还可能触犯法律,导致严重的法律责任。建议在网络环境中,用户应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名誉,不传播不实信息。

相关推荐

“网络影视反盗版联盟”在京成立,重点打击网盘侵权等行为

新京报讯(记者展圣洁)记者获悉,4月18日,在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版权主题活动启动仪式上,北京市出版版权协会联合优酷、爱奇艺、腾讯、芒果等重点影视平台企业探索建立社会集体维权新机制,共同发起成立“网络影视反盗版联盟”。北京市出版版权协会理事长王野霏表示,联盟旨在联合影视平台企业维权力量,充分

2025-04-19 19:01:00

公安机关公布10起涉敏感案事件等领域网络谣言案件

近期,个别网民假借社会热点事件编造传播网络谣言,或自编自导自演、无中生有炮制虚假案事件,以此吸粉引流、非法牟利。相关行为扰乱网络空间秩序,扰乱社会公共秩序,不仅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规定,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犯罪。全国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始终保持对网络谣言的严打高压态势,坚决遏制网络谣言高发频发

2025-04-18 09:28:00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总工程师孙蔚敏:在人工智能的热潮中保持冷思考

人民网香港4月15日电 (余颖、严小晶)15日在2025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人工智能大模型论坛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总工程师孙蔚敏指出,智能时代正在加速到来,当前大模型确实有点过热,人工智能的核心在于创新,不仅是技术的创新,也是认知思维理念的创新。孙蔚敏在发言中表示,人工智能大模型作为新引擎,为

2025-04-16 17:03:00

国防部:抹黑中国摘不掉美国“黑客帝国”的帽子

4月16日下午,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大校就近期涉军问题发布消息。记者:美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近日发布《2025年情报界年度威胁评估》报告称,中国是美最大军事和网络威胁,“中国军方可能计划使用大语言模型”开展信息欺骗行动。请问对此有何评论?张晓刚:美国指责别人的事,要么它曾做过,要么它正在做。美国是中

2025-04-16 15:26:00

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新增购地信息,系钒资源绿色高效利用技改项目

近日,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新增购地信息,项目位置于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沙湾老城区钒钛钢铁循环经济产业园;东、西、南、北临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土地用途为二类工业用地,系钒资源绿色高效利用技改项目,供地方式为挂牌出让,成交价格779.0万元,合同签订日期2025年4月14日。天眼查商业履历信息显

2025-04-16 06: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