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法有哪些问题

更新时间:2025-01-13 05:37:59

消费法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保护意识和维权能力较弱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不够经常性、广泛性和深入性,导致少数经营者法律意识薄弱,采取欺诈、不平等交易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象仍然存在。

部分消费者尤其是农村消费者缺乏自我权益保护意识,对合法权益是否受到侵害不加辨别或辨别能力较弱,有时明知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却不知向谁投诉,不知如何投诉。

部分消费者证据保护意识薄弱,举证能力较差。

部门联动和协调配合不够好

相关职能部门在消费者维权和市场监管工作中整体联动和协调配合不够,没有完全形成工作合力。

少数消委会理事单位履职未完全到位,由于管理体制、职责分工不同等原因,造成在维护消费者权益方面认识不够完全统一,工作不够完全协调,有时存在相互推诿、相互脱节的问题。

侵权现象时有发生

某些领域、某些行业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如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商场、酒店、宾馆的“霸王条款”,名人效应、虚假广告误导消费者,通信行业垃圾短信和窃取话费问题,出租车行业宰客、甩客、拒载等问题。

消费者概念不明确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条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但其定义较为模糊,没有明确什么才是该法所保护的“消费者”,导致司法人员和执法人员在实际法律实践中对“生活需要”、“消费者”等概念进行不同界定。

举证责任规定不合理

消费者权益纠纷属于民事纠纷范畴,一般采取“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模式,但消费者在消费纠纷中处于弱者地位,承担商品检测鉴定的费用往往超过纠纷商品本身的价值,使消费者望而却步。

消费者权益范围过窄

现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仅规定了九项权利,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网络经济的出现,这些权利已不足以保护消费者,尤其是消费者的隐私权。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不足

该条款只适用于受到经营者欺诈的消费者,且主观构成要件和赔偿数额标准过于单一,不能给消费者以充分的慰抚和补偿,也不能给经营者以足够的威慑和惩戒。

举证责任和费用问题

目前《消法》中对于发生消费纠纷时的举证责任没有做专门的规定,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面临商品检测鉴定费用高昂、单方送检难以获得经营者认可等问题。

综上所述,消费法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通过修订与完善法律予以解决,以更好地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关推荐

以“新”促消,看青海消费市场如何“燃爆点”——2025青海经济首季观察之五

消费者在咨询和参与活动。在数码店内,消费者了解补贴政策。消费者在家电专区咨询和参与活动。本报记者 董洁 摄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反映市场活力的直接指标。在当前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消费市场的繁荣与否,直接关系到经济的稳定增长和民生的改善。今年一季度,青海省紧紧围绕“

2025-04-18 09:54:00

9部门发文促进家政服务消费扩容升级

【大河财立方消息】4月18日消息,商务部等9部门近日印发关于促进家政服务消费扩容升级的若干措施,围绕提升家政服务供给质量、促进家政服务便利消费、完善家政服务业支持政策、优化家政服务消费环境等4方面展开,促进家政服务消费扩容升级。其中,明确提出鼓励家政服务企业拓展专业深度保洁、室内空气治理、营养咨询等

2025-04-18 09:12:00

下载量仅次于ChatGPT!敦煌网在美爆火,创始人曾和雷军共同创业

近日,中国跨境电商应用DHgate(敦煌网)突然在美国爆火。公开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4月15日上午,敦煌网已一跃成为美区App Store排名第二的免费iPhone应用程序,仅次于ChatGPT。而此前敦煌网在美区App store免费榜上长期处于300名左右。另据报道,4月16日,美国苹果应用商

2025-04-17 06:41:00

21天狂瘦20斤?素人减肥“经验分享”帖暗藏玄机

“月瘦20斤”“一周掉秤10斤”……在一些社交平台上,素人减肥帖随处可见。《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这些看似真实的“经验分享”,实为一些商家操控的营销剧本:或是用小号自导自演、伪装成素人(普通消费者)进行测评,或是雇用水军刷评营造虚假口碑,最终将消费者引入假货横行的私域交易链。受访专家指出,当减

2025-04-16 09:24:00

“刷刷牙就能瘦”,为啥有人信?

编者按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加班、熬夜、饮食不规律成为部分人的生活常态,进而导致肥胖成为国家卫生健康领域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数据显示,我国人口超重率与肥胖率分别达34.3%和16.4%,并呈逐年递增趋势。今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表示将实施“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这一度让“减肥”成为

2025-04-15 08: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