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违法现象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5-01-13 04:41:01

审计违法现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违反审计法规行为

各级党委或政府未支持审计机关依法履行职责。

行政机关、社会团体或个人干涉审计机关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

各级党委或政府未及时解决审计机关的实际困难或问题。

拒绝接受或者不配合审计。

制定限制向审计机关提供资料或开放计算机信息系统查询权限的规定。

拒绝或者拖延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资料。

拒绝、阻挠审计人员检查有关资料或资产。

拒绝、阻挠审计人员就审计事项的有关问题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

审计机关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时,公安、监察、财政、税务、海关、价格、工商行政管理等机关未给予协助。

威胁恐吓、打击报复、陷害审计人员。

拒不纠正审计发现的问题。

各级党委或政府未把审计监督与党管干部、纪律检查、追责问责结合起来。

被审计单位现任党政主要负责人未负责领导或组织审计整改工作。

离任被审计领导干部未积极配合原任职单位的审计整改工作。

有关部门或单位未认真核实查处,并及时向审计机关反馈审计机关依法移送审计发现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或其他事项的查处结果。

对审计发现的典型性、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和提出的审计建议,有关部门或单位未认真研究,及时清理不合理的制度或规则,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规定。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和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未纳入所在单位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的内容,未作为领导班子成员述职述廉、年度考核、任职考核的重要依据。

有关部门或单位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整改不力、屡审屡犯。

被审计单位违反审计法的行为

拒绝或者拖延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资料。

拒绝、阻碍审计检查。

转移、隐匿、篡改、毁弃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告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或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

转移、隐匿违法取得的资产。

违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法规行为

部门支出预算编制未细化。

未按规定编制本部门、本单位预算。

部门收入预算编制不完整。

结余资金未上报财政调整预算。

收入预算编制不科学,年底结余过大。

非税收入预算编报不够准确。

虚报项目编制年度预算骗取财政资金。

未经财政备案,使用以前年度基本支出结余资金。

项目结余资金挂账超过5年,未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资金结余未计入事业结余,导致决算报表数据不实。

项目结余资金长期在应付款挂账。

财政补助结余与非财政补助结余未分项列示并清理。

未及时安排使用结余资金。

私存私放财政资金。

事业单位取得的有指定项目或用途的财政专项资金未单独核算。

收支业务未按规定纳入统一账套核算。

违规多征、提前征收或者减征、免征、缓征应征的预算收入。

违规擅自改变部门收入项目的范围、标准、对象或期限。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擅自收费或者不按照法定项目或标准收费。

行政事业单位未向价格、财政部门提出办理收费申请制定或调整收费标准申请。

行政事业单位擅自进行行政事业性收费。

行政事业单位延长收费时限进行收费。

行政事业单位采取扩大收费范围等方式变相提高收费标准。

价格、财政部门工作人员在收费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

行政事业单位超出收费许可证规定的项目、标准或范围进行行政事业性收费。

擅自设立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款、集资、基金项目。

招标采购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串标:事先知道所有投标人,一般是投标人互相串通,也可以和招标人串通。

陪标:预先确定意向中标单位,为达到三家报价要求,由意向中标单位邀请其熟悉或相关的单位进行陪衬,达到中标目的。

围标:事先不知道哪些人投标,然后联合其它几家或多家公司,将报价控制在一定范围,确保某一家公司中标。

故意流标:以不足三家、不合格不合规为名,宣布招标不合格,直接流标。

私开标书:没有监督人员,采购员自己开标、记录、整理标书,存在幽灵标书。

询标误导:投标商对标

相关推荐

聚焦主题 注重实效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聚焦主题 注重实效——中央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连日来,中央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聚焦主题、注重实效,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锤炼党性、提高觉悟,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加强统筹

2025-04-18 05:20:00

90余人获国安奖励!案例披露:边境地区出租司机与境外间谍斗争、渔民在海中打捞到境外窃密装置……

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国家安全机关对2024-2025年度为维护国家安全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进行了集中表彰奖励。这是自2019年以来,国家安全机关连续第7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评选、奖励举报有功人员。这次表彰奖励中,全国共有90余名群众分别获得特别重大贡献

2025-04-15 11:29:00

河南推出企业迁移登记“高效办成一件事”集成服务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孔学姣为切实解决企业迁移登记“往返跑、手续繁、耗时长”等问题,省市场监管局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税务、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推出企业迁移登记“高效办成一件事”集成服务,通过流程再造、数据共享,实现企业迁移“一网通办、一次办结”,办理时限从54个工作日压缩至10个工作日,跑动次数从8次

2025-04-02 18:23:00

商南县推进茶旅融合发展

阳光讯(记者 韩建军 通讯员 胡海波 王婧)日前,记者从商洛市商南县获悉,今年以来,该县围绕聚力打造“生态茶城”目标,抢抓资源普查契机,强化资源利用,推进茶旅深度融合。商南县发送宣传短信7万多条,发放宣传单页3000余份,广播电台、应急广播滚动播放普查线索征集公告60余次,自媒体、公众号等新媒体发布

2025-03-31 17:02:00

离职证明上写离职原因会侵犯平等就业权吗?

换工作时,部分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提供上一家单位出具的离职证明,方便加深对求职者工作经历的了解。离职证明到底是什么?若用人单位在上面注明“与公司存有劳动争议”是否合理,会侵犯求职者的平等就业权吗?“我马上要入职新公司了,但上一家公司还不给我开离职证明,到时候会不会影响我顺利入职啊?”这样的疑问,经常存

2025-03-31 16: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