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辨认指什么

更新时间:2025-01-11 13:16:26

司法辨认是指在侦查过程中,由侦查人员组织安排,让案件的被害人、证人、犯罪嫌疑人对与案件有关的物品、文件、尸体、场所或者犯罪嫌疑人进行识别的一种专门活动。这种活动旨在查明事实,核实证据,以及查获犯罪嫌疑人。司法辨认广泛应用于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中,但在刑事侦查中运用得最为频繁。

辨认可以分为直接辨认和间接辨认。直接辨认是辨认人直接观察、感知辨认对象所作的辨认;间接辨认则是辨认人通过某种中介了解辨认对象的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所作的辨认。此外,辨认还可以分为静态辨认和动态辨认,前者是指辨认人观察静止状态的辨认对象,后者是指辨认人在动态环境中观察辨认对象。

在司法实践中,辨认结果通常作为证据之一,用于支持或反驳案件中的事实认定。为了确保辨认的公正性和准确性,侦查人员应当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如向辨认人详细询问被辨认对象的具体特征,避免辨认人见到被辨认对象,并告知辨认人有意作虚假辨认应负的法律责任。

相关推荐

江西修水县发生刑事案件致两人死亡,警方通报: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

新京报讯 据修水县公安局微信公众号消息,4月9日凌晨,该县宁州镇罗桥路一民房内发生一起刑事案件。经公安机关全力侦查,犯罪嫌疑人卢某件(男,48岁,修水县人)于4月17日晚被抓获。目前,案件正在侦办中。此前,修水县公安局于4月10日发布警情通报称,4月9日凌晨,修水县宁州镇罗桥路一民房内发生一起刑事案

2025-04-18 07:13:00

大幅减少资料调阅,全面精减谈话范围,督察人员效率更高——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减负增实效(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记者 寇江泽当前,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正在推进中,目前已完成三批对部分省份和央企的督察。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是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一个突出亮点。“负担轻了。”被督察对象协调配合、服务保障等方面的工作量大幅减少。不少地方和中央企业干部表示,“我只要统筹调度、专心快速把发现的生态环

2025-04-15 00:05:00

成都:正式发布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

4月14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成都市保障性住房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其中对保障性住房定义进行了明确,保障性住房是指由政府主导规划筹集,限定套型面积、销售价格、使用和处分权利,面向符合条件的居民配售并实行封闭管理的住房成都市保障性住房明确保障对象为保障性住房项目所在地户籍居民或人才。配售价格按

2025-04-14 17:12:00

“免费送油烟机”?2人辗转2省8市诈骗老年人28000元

近日,黑龙江省林区公安局林口分局刑侦大队迅速出击辗转2省8市,成功侦破以“免费送油烟机”为幌子的系列诈骗案,2名犯罪嫌疑人落网。2月25日晚,辖区居民王某某向刑侦大队报案称,自己被两名自称扶贫办工作人员的男子以免费送油烟机的方式诈骗了3600元现金。接到报案后,林口分局立即指派刑侦大队创新采用“专项

2025-04-07 21:25:00

“网信办”来电?当心这是骗局!

近期,长治市不少群众接到所谓“长治网信办”来电,来电号码为0355×××××××座机号。4月1日,长治市公安局向社会发布提醒,这是骗局!  3月25日,长子县公安局反诈中心接到相关线索,辖区某医院内固定电话设备存在异常。具体表现为,在未发生通话时间段内,产生多个异常通话,疑似有不法分子在医院固定电话

2025-04-02 18:38:00